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國內外低碳新聞

張泉湧:川普氣候政策對全球暖化的影響

2018/3/31 0:0

新聞刊登時間︰2018/03/05 11:00

轉載自蘋果即時

 

張泉湧/歷任民航局主任氣象員、組長及多所大學兼任副教授等職,著有《全球氣候變─危機與轉機》及《圖解大氣科學》等書,

前言

2015年12月共有195國通過《巴黎氣候協定》(簡稱《巴黎協定》)」,2016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美國總統歐巴馬及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共同批准《巴黎協定》。碳排總量占全球38%的中美兩國,終於批准繼《京都議定書》之後的全球溫室氣體減量新協定。然而美國新任總統川普認為《巴黎協定》將使美國損失利益,並讓其它國家獲益,因而片面宣布退出,並將重啟對美國較公平的談判。

世界氣象組織2017年地球體檢報告顯示,全球平均氣溫持續升高,與20世紀全球均溫比,2016年上升1.1℃,創下1880年以來的新紀錄。去年極端天氣加劇,據瑞士再保險公司估計,天災與人為災害造成全球經濟損失總額達3,060億美元,較前年劇增63%。

 

川普政府認為《巴黎協定》對美國不公平

美國設定減排目標為,2025年減少至比2005年低26-28%。最大污染排碳國的中國表示,在其人民擺脫貧困前,需要較多碳排,自承到2030年排放達巔峰後,才開始減排,因此中國還可以增加碳排13年,印度直到收了2.5萬億美元的資助後,也才需開始減排。協定中且規定美國等富裕國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作為「綠色氣候資金」,幫助窮國以應對窮國氣候變化和發展清潔能源,其中美國單獨每年要承擔75%的費用。川普政府認為美國空氣非常乾淨,已經對人類的氣候貢獻很大,全世界那麼多國家,卻單獨讓美國承擔75%;根據美國經濟研究協會研究,到2040年,該協議將使美國GDP損失3萬億美元以及流失650萬個工業領域的就業崗位,這對美國並不公平。

 

川普輕視氣候科學推動石油和煤炭等高排碳工業

川普就任後迅速簽署行政命令,廢除前總統歐巴馬的「清潔電力計畫」,讓「基石XL」在北極圈和墨西哥灣擴大興建,支持大量排放溫室氣體的石油和煤炭工業。2018年預算也停止向聯合國應對氣候變化項目的撥款,並大幅削減環保預算,是對抗暖化的嚴重打擊。

去年底美國部分地區天氣陷入急凍狀態,川普卻在推特寫道:「在東岸恐會經歷有史以來最冷的跨年夜。或許我們可以來點老調全球暖化加持,畢竟我們國家而不是其他國家,要為此付出數兆美元。快穿暖一點!」他利用美國寒冷的天氣嘲諷氣候變遷背後的科學根據,不知天氣和氣候是不一樣的,隨即引發眾怒。

 

結論

川普總統無法忍受同樣是氣候協議的參與國,美國在努力減排,而中印卻可以繼續增加排放量,因此不畏其他國家強烈批評,悍然片面退出《巴黎協定》。而且川普輕視氣候科學,反世界潮流推動石化等高溫室氣體工業,無疑將使全球抗暖化工作更艱難,異常氣候更趨嚴峻。

根據協議,當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占55%以上的55個國家,完成其國內批准程序後30天,協議即生效。目前已有171個締約國簽署,總排放量超過76%,美國片面退出後仍有170個締約國,超過全球總排放58%,《巴黎協定》依舊成立。且簽署國在批准生效後3年內不得撤離協議,更須提早1年通知,即協議生效4年後才能正式退出,屆時美國是否退出,須由下屆總統大選結果決定。

根據川普的氣候政策,以電腦模擬結果,將可能導致暖化升高約0.5℃,然而美國整體實際上已轉向乾淨能源,惟不可否認,任何國家,尤其最大排碳國的中國與美國,不當能源政策,都可能會延誤對抗全球暖化的進程,甚至讓全球氣候系統進入一個不可逆的危險狀態。

《巴黎協定》最大缺陷就是對各國自提NDC目標並沒有硬性法律約束力,對不遵守的國家只能透過每5年檢視與再談判的方式施壓,因此僅靠這個協議想挽救地球氣候實際上很難。過去人類歷史上所有危機的解決,不是單靠協議與承諾,更須要靠技術,如疫苗拯救了瘟疫,玉米解決了飢荒,解決全球暖化問題似乎非靠綠能技術不斷提升與普遍化不可。

台灣因複雜國際政治,無緣成為協定締約國,但人民關心全球暖化更甚各國,於《巴黎協定》簽訂前台灣已對外發布,設定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相當於較2005年排放量減少20%。總統蔡英文2016年5月就職後,更積極推動綠色能源產業,展現新政府對抗全球暖化的決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