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國內外低碳新聞

碳關稅將上路、零碳新賽局開跑!台灣為何該擔憂國際競爭力?

2021/7/30 0:0

新聞刊登時間︰2021/7/7

轉載自數位時代

 

2015年底,全球為了對抗氣候變遷,聯合國195個成員國決議達成《巴黎協定》,承諾在21世紀末(2100年),全球氣溫上升幅度不超過攝氏2度,並「努力」控制在1.5度內。

然而,各國的減碳行動明顯不足,協定簽訂後不到3年,國際權威氣候科學組織「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在2018年發出預警,最晚在2052年,地球升溫就要突破1.5度。為了減緩全球平均氣溫的攀升速度,各國必須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也就是人為製造的所有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甲烷等)排放量,必需等於移除的量。

作為全球對抗氣候變遷的領頭羊,歐盟率先在2019年承諾:2030年溫室氣體減量55%,以及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

根據英國研究機構「能源與氣候智庫」(ECIU)統計,全球迄今已有132國響應淨零排放,英國、法國、丹麥甚至寫入法條,像是英國在2019年將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寫入《氣候變遷法》,就連全球第一排碳大國中國也承諾,要在2060年達到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即二氧化碳的製造與消除達到正負抵消)。

從關切到緊迫,溫室氣體的排放,之所以在近幾年間從設法「減少」,轉向嚴苛的「淨零」、甚或有朝一日做到「零排放」,除了氣候暖化危機日益嚴峻之外,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認為,還有3股很重要的力量在推動。

第一,再生能源成本下滑。 根據國際再生能源機構(IRENA)發布「2019年再生能源發電成本」數據,自2010年以來,太陽光電、陸上風電、海上風電成本分別下降了82%、39%、29%,帶動再生能源裝置量成長。

第二,社會壓力引發政治關注。 受到瑞典環保少女格蕾塔・桑伯格(Greta Thunberg)發起「為氣候罷課」的行動影響,2019年全球有超過700萬人走上街頭,呼籲政府提出更積極的氣候政策。人民的聲音促使歐盟執委會提出「歐洲綠色新政」,將環保與永續融入政策;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也把能源環保視為重要的競選政策。

第三,金融市場的正面反應。 包括貝萊德集團(BlackRock)、先鋒集團(Vanguard Group)在內的國際兩大投資基金,都表態會審視投資標的是否提出永續、淨零的目標及其氣候風險。

不過,趙家緯也提醒,按照2050年淨零路徑來看,2030年就應該減碳45~55%,但現階段各國提出的未來10年計畫,只能微幅降低5~6%,「各國短期的具體政策承諾,與2050年淨零目標還有落差,必須有更積極的作為。」

1.碳關稅上路,對各國、台灣的挑戰是什麼?

正當國際間絞盡腦汁降低碳排放量,新的國際貿易規則也相應成形。歐盟已計畫立法,針對進口商品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徵稅,又稱「碳邊境税」(Carbon Border Tax, CBT)或「碳關稅」,預計2023年上路、2026年全面實施,首當其衝的就是高耗能的鋼鐵、水泥、鋁產品。

過去在溫室氣體排放管制下,生產高碳商品的企業,為了規避法規,往往會將工廠轉移到排放規範較寬鬆的國家,造成總排放量沒有減少,只是換個地方排放。碳關稅的徵收,就是意在防止類似的「碳洩漏」(Carbon leakage)問題。

「碳成本已經成真了!」台灣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李堅眀指出,從前都只談全球暖化,沒有體現碳成本,碳關稅讓大家感受到這是真的,必須想辦法做低碳投資,「未來從事任何的經濟活動,碳排放都要很在意,很可能需要付出代價。」

儘管歐盟碳關稅立法引發全球供應鏈強烈反應,特別是美國、俄羅斯與中國等大型貿易夥伴,但是這波強力減碳的壓力勢不可擋,日本、美國也打算從善如流,對不積極節能減碳的國家的進口產品課碳關稅。

截至目前,各國多以「碳定價」(Carbon pricing)機制,提升減碳意願,也就是向排放源收取費用。中國已訂於今年6月,啟動全國線上碳交易制度,預料將超越歐盟,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碳交易市場,初步鎖定全國2,225個發電業者,共計約40億噸的碳排量,中國政府會確立碳排放限額目標,將碳排放權分配給企業,企業拿到碳排放權後,透過減少碳排或自由交易的方式完成限額的要求。

反觀台灣的碳定價制度,則遲遲未拍板。李堅眀建議,台灣須先了解自身的減碳成本為何;假使產品製造的碳排放量比課徵國設定的標準更低,還能獲得碳關稅減免。

待各國法規相繼上路,全球從政府到企業若不積極減碳,恐將面臨龐大的碳關稅,影響出口商品的競爭力。尤其台灣貿易以出口為導向,加上天然資源匱乏,產業用料都需要進口,在氣候變遷的議題上,處境相對艱難,不好好減碳,經濟將受到衝擊。

2.重工業、運輸等高碳排產業的轉型考驗

當減碳的需求日益迫切,排碳的成本持續墊高,全球從政府到民間,勢必都會將注意力集中在高碳排產業的「減碳」,以及透過技術的研發創新,開發更多綠能,做到從源頭就零碳。

今年5月,國際能源總署(IEA)發布一份超過200頁的《2050淨零:全球能源部門路徑圖》(Net Zero by 2050: A Roadmap for the Global Energy Sector)報告,詳細分析了在全球平均溫度不超過攝氏1.5度的前提下,在能源生產、運輸與消費方式必須徹底轉型,才能實現2050年全球淨零排放。

在IEA規畫的淨零排放發展藍圖中,各國必須從現在起就停止投資新的化石燃料;2035年,全面禁售燃油汽車;2040年,全球電力部門達到淨零;2050年,再生能源將取代化石燃料,占近90%發電量,其中風能、太陽能發電占比近70%。

減碳不只是為了救地球,還能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IEA指出,到了2030年,能源總投資在淨零導向下,將激增至5兆美元,相當於全球GDP(國內生產毛額)年增4成,還可創造1,400萬個就業機會。

「工業革命以來是『排碳經濟』,用化石燃料賺錢的經濟模式發展;未來是『減碳經濟』,獲利都來自於減碳。」 李堅眀舉例,從投資再生能源、販售低碳科技,到透過碳交易制度、出售碳權,都能創造獲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