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低碳生活網 >低碳社區發展簡訊 更新日期 2016/11
*

新北市低碳生活網

第10510期簡訊
*
1. 減碳出招 拚大眾運輸使用率翻倍
2. 新北綠能校園 環境教育愛地球
3. 減碳!德國打算讓燃油車在歐盟絕跡
4. 促成巴黎峰會落實減排 法領全球環保夢
5. 海草存碳量高 專家促保護機制
6. 近200國保護臭氧層 減用冷媒HFCs
7. 趨勢觀察/太陽能新武器 水面漂浮發電…不是夢
8. 海洋CO2含量增 研究:影響魚類求生
9. 人工地景改造因應氣候變遷
10. 南極冰川快速融化 七年厚度縮減0.5公里
11. 氣候變遷影響 澳洲將有更多熱浪
12. 研究:地中海暖化快 歐洲沙漠區恐擴大

1.減碳出招 拚大眾運輸使用率翻倍

巴黎氣候協定即將生效,綠色運輸將成我國減碳重點。交通部今天將開會討論減碳對策,預估二○三○年排碳量減少百分之廿三,重點放在發展大眾運輸系統,將大眾運輸使用率從現在的一成六提升到三成。

行政院已要求交通、住商、農業等各部門,月底前提出初步溫室氣體減量政策,環保署會在年底公布我國具體目標與期程。但大眾運輸使用率增加一倍,談何容易?官員坦言確實有難度,今將討論具體對策,努力達成。

能源局統計,目前各部門排碳量達兩億五千萬公噸,其中運輸就占三五七二萬公噸,約一成四,僅次於工業部門,是「排碳大戶」。

交通部說,交通運具排碳量中,以公路運輸占九成六最多,其中又以小汽車四成六最多、大貨車兩成,再來才是機車及小貨車,初步規畫將從大眾運輸系統發展、運輸管理、低碳能源運具使用三大方向著手,推動電動公車達一萬輛以上、電動機車達百分之五、車輛能源使用效率提升二成五,並轉移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降低車輛對空汙影響。

農委會已陸續提報可能施行的減碳作為,包括減少較為耗能的農機具等,林務局也會陸續執行造林與綠美化工作,來吸收二氧化碳。

至於國內碳排大戶如何減碳也受關注。台塑麥寮電廠昨說,已朝節約能源目標進行,像是把廢氣燃燒塔燒掉的氣體回收,可取代煤炭、重油,還有將耗電量大的馬達設備,逐漸改為變頻馬達,讓用電量減少。

資料來源:2016-10-06 聯合報

▲top

2.新北綠能校園 環境教育愛地球

新北市教育局推動環境教育多年,6號在大觀國中舉辦「環境教育推動成果分享會」,鼓勵環境教育優選學校,同時進行新北市海洋、山林田野、溼地教育與諾亞方舟(原生物種復育)期中報告分享活動。

新北市教育局副局長蔣偉民表示,環境教育的議題大致上可以分為四種,第一個部分就是氣候變遷,第二個則是有關災害防救,第三是自然保育,最後是環境資源的管理。

今(105)年獲得執行成果特優的吉慶國小,課程模組「吉慶有『魚』」更得到105年度教育部教學卓越金質獎,透過落實執行環境教育,加上整合與創意的內容,為學校帶來全新面貌。

同時榮獲特優的三民高中校長沈美華認為,環境教育是對周遭環境有感的生活教育,從每個人身邊的微小處做起,再邀請別人共同參與,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

教育局副局長蔣偉民也強調,對於環境而言最基本的就是,做好自然保育與環境資源管理,就能夠減緩氣候變遷,並且讓災害防救更有效率,因此環境教育需要從每個人做起,期望社會大眾一同為地球環境盡一份心力。

資料來源:2016-10-07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top

3.減碳!德國打算讓燃油車在歐盟絕跡

去年底,各國通過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取代京都議定書,希望能阻止全球暖化趨勢,為了減少二氧化碳排量,德國聯邦議院最近通過一項決議,提議自2030年起,於歐盟境內全面禁用燃油汽車。

根據《明鏡周刊》(Der Spiegel)報導,德國聯邦議院呼籲歐盟委員會重新審議各國現有的關於交通工具的稅務制度:「最晚在2030年,歐盟境內全面禁駛燃油汽車,只允許那些不排放廢氣的車輛行駛」;對於這項決議,連長期致力於注意氣候變遷的德國綠黨也感到驚訝,但他們也歡迎這樣決定

為了達成巴黎協定的目標,德國預計將在2050年前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減少95%,政策之一就是推廣電動汽車,但即使在德國購買電動汽車時有許多優惠補助,目前仍未達到預期的推廣效果。

資料來源:2016-10-09 自由電子報

▲top

4.促成巴黎峰會落實減排 法領全球環保夢

法國巴黎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去年取得重大突破,東道主功不可沒。法國不論在促進國際間合作減排,還是改善國內塑膠污染問題也身體力行,希望領導全球解決環境和能源問題的決心毋庸置疑,實際上亦充分展示領導者的凝聚力。

在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峰會破局後,各國致力於鋪路工作,去年舉辦的巴黎峰會也是集這些年努力之大成,法國更是令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落實的主要功臣。繼法國總統歐蘭德親自訪問中國大陸爭取支持,外長法畢斯直到開幕前一周,仍在印度、巴西等排碳量高的發展中國家作最後巡迴訪問。為了各國領袖能聚首締造「歷史性的轉捩點」,他更主動與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商討計劃,取得其支持。

為了讓協議能順利通過,法國傾聽所有與會國的意見後才草擬條文,妥善化解所有疑慮。《巴黎協定》被譽為第一個真正的全球氣候協議,富國和窮國都承諾傾力在本世紀達致淨零排放。法國於巴黎峰會上的卓越表現,幾乎羸得一致掌聲。

此外,法國亦於今年起禁用即棄膠袋,以應對氣候變化,比歐盟環保政策更具前膽性;上月再接再厲,宣布自2020年起全國禁用不可降解的膠餐具,成為全球先例,引起各國民眾熱議。雖然法國不是第一個提出禁用膠餐具,但卻沒有政府敢把這個想法推展至全國。此舉雖然遇到包括來自生產商的阻力,但法國以這種膽識告知世人,法國以身作則推動世界環保及減排,為攀上全球環保的領導地位下了很大的苦功。

資料來源:2016-10-09 on.cc東網專訊

▲top

5. 海草存碳量高 專家促保護機制

來自28個國家、共100位以上的科學家日前透過聲明呼籲,污染與人類因素已導致全球許多海草消失,世界各國應更積極保護海草。海草由於可透過光合作用製造氧,又被稱為「海中之肺」,而且研究也指出,其儲存碳的能力是陸地上森林的2倍,目前全球並未制定統一的海草保護機制。

據《BBC》報導,這份由世界海草協會發出並獲得包括英國史雲斯大學安史沃斯等多位科學家簽署的聲明指出,除了南極洲以外,在各大陸海岸地區都能發現蹤跡的海草,目前每年正以2%速度消失。

科學家表示,「海草是全球重要魚類溫床以及漁場,海草消失將讓數億名人類生計出現危機,讓更多人深陷貧窮。」海草為生長在淺水下的開花植物,而且與海藻不同,海草可提供多種包括魚類、海洋哺乳類動物與鳥類食物與庇護,海草消失也會讓剩餘的綠蠵龜、儒艮與海馬物種生存更不易。

另外,今年1月,科學家研究不列顛群島海草分佈後,已發現污染與人類迫害海草生存的證據。統計調查英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與愛爾蘭共和國共11處地區,研究人員發現只有2處倖免,其餘地區海水中氮程度高已影響海草健康。

而據《Treehugger》報導,在《自然地質科學》(Nature Geoscience)期刊中,海草每平方公里可儲存碳含量是陸地森林的2倍。若以數量來看,海岸海草每平方公里可儲存8.3萬公噸碳,一般森林則為3萬公噸。另外,雖然海草僅佔世界海洋0.2%,但每年可儲存埋藏在海底的碳高達1成。

資料來源:2016-10-12 台灣醒報

▲top

6.近200國保護臭氧層 減用冷媒HFCs

全球對抗氣候變遷又有重大進展。聯合國10日於盧安達舉行的氣候變遷會議落幕,197國決議減少氫氟碳化物(HFCs)的排放量,並分成三類國家執行。美國等已開發國家在2019年前,需減少10%的排放量,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則有較多緩衝時間。

聯合國10日在中非國家盧安達首都吉佳利舉行為期4天的氣候變遷會議,15日公布《吉佳利協議》結果,與會國家同意限用冷媒用氣體HFCs,並分成3組國家執行。已開發國家如美國、日本、歐盟,2019年前需減少10%的排放量(以2011至2013年的年均排放量為準),至2036年前減少85%。

第二類包含中國、非洲國家在內的發展中國家,2029年前減少10%的排放量(以2020至2022年的年均排放量為準),2045年前需減少8成。印度、巴基斯坦、伊朗等則屬第三類國家,2032年前得減少10%的排放量(以2024至2026年的年均排放量為準),2047年減少85%。

《路透社》報導指出,此次協議是繼巴黎氣候協定和飛機碳排放減量協議以來,近期第三個有關改善氣候變遷的重大協議。科學家認為,若能減少冷媒常用的溫室氣體HFCs,可避免全球平均氣溫如原本預期的,在2100年前上升攝氏0.5度。

據《[美國之音]》(http://www.voanews.com/a/delegates-optimistic-at-climate-change-conference-in-rwanda/3551258.html)》報導,肯亞氣候變遷研究中心的學者恩德戈瓦表示,「非洲被中國和西方視為新興市場,也陸續購買使用許多新科技,這也意味著我們對環境的影響愈來愈大,因此我們必須避免重蹈已開發國家的覆轍。」

此次協議延伸自1987年《蒙特婁議定書》的內容,該協議曾對氟氯碳化物(CFCs)訂立削減時程。我國學者曾在《科技Online》撰文分析,「蒙特婁議定書被公認為歷史上最成功的國際環境協議。除幾項重要用途外,發達國家在1996 年就已經完全淘汰了CFCs的消費。」

然而,CFCs的淘汰卻帶動HFCs的消耗量增加。HFCs的排放量雖然不如二氧化碳多,卻比碳排放對臭氧層更有殺傷力。尤其當開發中國家生產出愈來愈多的冷氣機,HFCs的危害就更加嚴重。

英國《衛報》則分析,此次協議對富有國家影響不大,因為像歐盟國家早已減用HFCs,2011年開始已禁止汽車製造業使用。全球知名食品商如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聯合利華等,也早已改用較為環保、節省能源的冷媒。這些大公司對於此次協議都很樂見,因為他們比發展中國家的業者更早搶得市場利基。

發展中國家則會面臨重大的產業變革。因為中國和印度有許多業者還在使用傳統冷媒。他們承認自己是導致全球暖化的幫兇之一,但他們也抗議,氣候變遷主要是西方國家的問題。接下來,中國和印度政府必得投入大筆經費,協助國內產業升級轉型。

資料來源:2016-10-16 台灣醒報

▲top

7.趨勢觀察/太陽能新武器 水面漂浮發電…不是夢

2015年巴黎氣候高峰會,有188個國家與地區向聯合國遞交減排承諾書(INDC),台灣也承諾在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兩成。綠色經濟、環境保護、低碳家園等發展趨勢早已是顯學。台灣也積極推動太陽能產業,新政府規劃2025年太陽光電裝置容量將達20GW,平均每年將建置2GW太陽光電,看準這商機,法國廠商也切入台灣市場。

引進新太陽能系統

法商Ciel & Terre首次和台灣廠商合作大規模太陽能發電系統,設置在高雄阿公店水庫,預計明(2017)年將以獨特的發電系統完成5MW的發電量,力拚明年全台能有100MW水面漂浮太陽能系統。

這個跨國水面漂浮大規模太陽能發電系統,雙方第一個合作案選定在高雄阿公店水庫,除了南部日照時間充足外,阿公店水庫也鮮少有漂流木等狀況影響,整體水面漂浮太陽能系統的穩定性高。

Ciel & Terre總經理Philippe Deschamps表示,水面漂浮太陽能系統,可將未開發的水體變成再生能源持續營利,水體對太陽能板和電纜的冷卻作用,也能產出更高的電力,目前這套系統在法國、美國、南韓、巴西、香港、大陸、日本等地都有採用。

複製日本成功模式

Ciel & Terre業務經理葉士德表示,公司水面太陽能發電業務在日本發展相當成功,因台灣和日本的狀況相似,希望能複製日本的成功經營模式到台灣。整套系統會針對不同國家做細部調整,如在台灣部分,考量台灣常有颱風侵襲,因此在台灣所推出的水面漂浮太陽能系統,能承受17級強陣風。

葉士德指出,台灣因為地狹人稠,除了發展地面型及屋頂型太陽能發電外,未來水面漂浮太陽能系統應也是政府發展目標,除了水庫外,魚塭也很適合發展水面大規模太陽能發電系統,目前也已和桃園、苗栗、嘉義、台南、屏東等各政府持續洽談下一步合作。

為了低碳家園,我國經濟部初步規劃,2025年屋頂型太陽能裝置量目標為3GW、地面型則為17GW,所需土地約為2.25萬公頃,盤點可用的土地主要為鹽化土地、地層下陷、不利耕作區等,約有2,700公頃的水域面積可用於發展水上漂浮式太陽能。

能源轉型台法攜手

法國在台協會主任紀博偉指出,近年法國積極朝能源轉型邁進,法國在2015年通過能源轉型法,同時在能源科技方面也有卓越的專業技術,此次法商Ciel & Terre首次和台灣廠商合作大規模太陽能發電系統,是台灣和法國在新興能源合作的第一步,未來將會持續加強產業間的合作關係。

紀博偉表示,台灣屬於海島國家,而海洋能蘊藏著無限的發展潛力,包括潮汐能,海流能,波浪能與溫差能等,所以在下一階段,法國也希望能和台灣在漂浮式離岸發展上攜手共進。

資料來源:2016-10-17 經濟日報

▲top

8.海洋CO2含量增 研究:影響魚類求生

氣候變遷已影響到魚類的判斷能力,恐怕會讓魚出現飛蛾撲火般撲向掠食者懷抱的後果。英國一所大學研究發現,隨著海洋二氧化碳量增多,魚類感官能力已變得遲緩。對此,研究人員推測是二氧化碳干擾魚類大腦處理感官訊號的能力,然而實際原因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據《合眾國際社》報導,英國艾希特大學研究人員指出,由於氣候暖化,讓海洋吸入更多二氧化碳,已開始干擾魚類的嗅覺、視覺與聽覺,也因為魚類感官系統受影響,造成部分魚類忽視危險訊號,有些魚類則甚至直接游向掠食者懷抱。

對此,研究人員推測應該是二氧化碳干擾魚類大腦處理感官訊號的能力,造成此種現象,雖然實際原因仍不明,但該問題恐怕會越加惡化,因為預計本世紀結束前,海洋二氧化碳量將增加2.5倍。

研究人員也建議,海洋生物學家目前應將注意力轉移至畜養魚類身上,因為當中許多魚類都是生活在二氧化碳量比海洋多出10倍的水槽環境裡。

海洋學者伊利斯指出,「水產業正好可做為預測氣候變遷的長期實驗場所,因為過去幾代以來生存在高二氧化碳養殖環境下的魚類或貝類,可作為野外海洋動物未來如何生存的參考。」

研究認為,在既有的水槽內,畜養魚類雖無需擔心掠食者,而且食物供應相對穩定,但二氧化碳同樣也會影響在該環境下成長的魚類,例如極高二氧化碳量會干擾鱈魚的消化,不過,二氧化碳小幅增加則會加速其生長率。

《ScienceDaily》引述研究人員威爾森說法表示,「這次研究結果可讓養殖魚業試圖讓養殖環境最佳化,特別是有關二氧化碳量,以便改善魚的生長與健康、獲利以及讓產業得以長期永續經營。」

資料來源:2016-10-24 台灣醒報

▲top

9.人工地景改造因應氣候變遷

隨著年底氣候變遷公約締約國大會(COP)即將召開,因應極端氣候的討論預計將逐漸升溫,加之台灣作為亞熱帶島嶼型國家,海平面上升與水資源相關管理問題,一直是政府施政的重點之一。然而,在颱風數量與規模日漸增多增強的當今,往昔的水患治理模式,恐怕需要以更新的思維予以檢討並修正。

公民討論處置規則

過去的治水思維,從聚焦在易淹水地區的防洪、跨域整合治理,已經發展到現今的透過大數據資訊,以預防為主要思維。換言之,即是在災害造成之前,就化解於無形。據此,整體的施政範圍,便跳脫出有具體災害前例的範圍之外,而將所有有助於治理的地區,都納入人為調適的改造領域之中。

19世紀中葉的巴黎大都更,是近代史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人工地景改造案例之一,在總建築師奧斯曼男爵的主導下,原本擁擠、狹小、髒亂的巴黎城,一躍成為當今世人所熟知的樣貌;此外都市公園、下水道等當代公衛相關設計,也在這一波改造中予以落實。當然,為了榮耀帝國與皇帝所進行的都更,與當前因應氣候變遷所推動的人工地景改造,在目的上是截然不同,然而,適於人居的精神,是有其共通之處的。

以高雄為例,目前全市一共有16處濕地廊道與蓄洪池,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有7成是人工施作或人為造成而非想像中的渾然天成。如果說極端氣候是人為造成,改變了居住環境,那麼透過資料的收集與分析,以人為的方式改造地景,以預先調適或減緩可能造成的災害,正是當前國際認可之做法。

因此,台灣社會必須有兩種認知,並且展開相關的公民討論,規劃一套人民、政府及企業都能接受的處置規則,以避免溝通不良所產生的負面效應,從而影響因應作為。第一個認知是,如濕地這類防洪或保育相關地景,可接受人為改造或變更,以更有效因應氣候變遷。

涉及人權化解對立

第二個認知是,在因應氣候變遷的治理過程中,必然會涉及到人民的經濟權、居住權,與地景改造產生的衝突,而這正是「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及台灣社會所熟知的,聯合國社經公約及政治公約在內在邏輯上的矛盾。試想一個場景:一個聚落世居在傍水之處,但因氣候變遷,使得該處逢雨必淹,甚至擴及到周遭區域。政府若欲在必淹之處進行防治措施,將會使該聚落面臨搬遷的問題。權利保障與減災調適的對立,就需要一套規則來化解。

簡言之,個人造業個人擔。人為造成的氣候變遷,也需人為方式因應,然而在治理的層面上,將會帶來另一種更為急迫的公共利益與少數權益之矛盾,這或許是我們這個世代在面對氣候變遷時,也必須審慎思考的重大問題。

資料來源:2016-10-24 蘋果日報

▲top

10.南極冰川快速融化 七年厚度縮減0.5公里

兩年前科學家已發現南極洲西部六個冰川在快速融化情況,據週二(25日)發佈的最新研究報告說,西南極洲有一大塊冰川消融,7年來厚度縮減多達0.5公里,變薄速度比科學家預期的還要快。

綜合中央社和法新社報導,該研究報告說,根據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空拍資料,延伸到阿蒙森海(AmundsenSea)的史密斯冰川(Smith Glacier),在2002年到2009年間,每年縮減了多達70米。

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研究人員卡辛達(Ala Khazendar)說:「如果我只使用一個設備測量出的數據,我會無法相信我所看到的事實,因為冰川變薄的面積實在太大了。」

發表在科學雜誌《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該報告主要作者卡辛達寫道,探冰雷達與雷射高度計都測出相同結果。

卡辛達告訴法新社,2009年以後,史密斯冰川持續縮減,不過速度較緩慢。

先前的研究使用較不精確的技術估計,支撐史密斯冰川的兩個冰架,厚度在同個時期每年縮減12米。

卡辛達說,這些研究結果提供新的證據,證明變暖的海水侵蝕部份南極洲冰川下半部,尤其是在冰川與海水接觸的「接地線」(grounding lines),消融速度比以往更快。

不過,研究也顯示,龐大冰塊有自己的個性。舉例來說,同樣在2002年到2009年,史密斯冰川兩側的波普冰川(Pope Glacier)與科勒冰川(Kohler Glacier),前者更緩慢地後退,後者實際上卻以某種方式前進。

卡辛達說:「同個地區的冰川變化模式都不相同。相互影響的因素很複雜,我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

資料來源:2016-10-26 大紀元

▲top

11.氣候變遷影響 澳洲將有更多熱浪

一份政府報告今天(27日)警告,隨著氣候變遷使得陸地與海洋氣溫節節攀升,澳洲將經歷更多熱浪,且破紀錄的炎熱天氣也會變成「正常」現象。

根據澳洲氣象局(BOM)和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每半年一次的「氣候狀態報告」(State of the Climate),澳洲現在已有更多極度炎熱的日子與嚴峻火災季節。且根據預測,氣溫還可能持續攀升。

CSIRO資深科學家克魯(Helen Cleugh)表示,「幾乎可以確定,澳洲氣溫在未來數十年將會持續上升。氣溫預測指出,會有更多極端炎熱的日子,極端寒冷的日子會變得更少。」「隨著陸地與海洋氣溫上升,報告顯示,深層海洋也受到衝擊。現在在海平面以下至少兩千公尺都記錄到暖化現象。」

氣象局表示,澳洲在2013至2015年間,經歷了3次紀錄上最暖的春天。而9至11月春季期間的氣溫與降雨,正是影響澳洲南部野火季節的關鍵。

氣象局補充,儘管某些地區降雨量增加,也有其他地區降雨出現「季節性明顯下降」。例如自1990年代中期起,澳洲東南部4至10月的生長季,降雨量已下滑了11%。

氣象局氣候監測主管布拉岡薩(Karl Braganza)表示,「氣候變遷藉由更多的熱浪、更明顯潮濕的天氣現象、更嚴重的火災情況,顯著影響到所有澳洲人。」「我們最近已看到的某些破紀錄極端高溫,30年後將被視為常態。」

資料來源:2016-10-27 法新社

▲top

12.研究:地中海暖化快 歐洲沙漠區恐擴大

研究人員警告,全球暖化可能以過去1萬年以來未見的方式,持續改變地中海地區環境,重塑森林樣貌,並將歐洲部分地區變成沙漠。

法新社和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這項刊載於「科學」期刊(Science)的研究表示,地中海地區目前溫度比1880至1920年期間,高了攝氏1.3度。

而世界其他地區的溫度,和前工業時代相比,則高了攝氏0.85度。科學家以這段時間作為比較基準是因為當時化石燃料尚未普及。

為了研究地中海地區未來可能的樣貌,科學家分析沉積物中的花粉,這些花粉述說過去1萬年的氣候和生態變遷的故事。

路透社報導,研究人員表示,人為的氣候變遷可能以過去1萬年未見的方式改變地中海的生態環境,除非各國政府快速削減溫室氣體排放。

這項研究顯示,倘若暖化失控,西班牙南部、葡萄牙、摩洛哥北部、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以及義大利西西里、土耳其南部與敘利亞部分地區的沙漠將擴大。

去年全球近200國政府在巴黎達成協議,同意將全球氣溫高出前工業時代的差距維持在攝氏2度以內,並致力將其差距縮短至攝氏1.5度。各國政府下月將在摩洛哥集會,檢討這項協議。

這項研究的主筆,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Universityof Aix-Marseille的吉奧特(Joel Guiot)告訴路透社,唯有全球目標攝氏1.5度可以確保地中海生態系統和過去1萬年相差不遠。

地中海對於暖化敏感,其中部分是因為大西洋暴風雨可能北移,這意味著陽光將更多,雨水將減少。

資料來源:2016-10-28 中央社

▲top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