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低碳生活網 >低碳社區發展簡訊 更新日期 2016/09
*

新北市低碳生活網

第10508期簡訊
*
1. 全台近6千綠建築 內政部:年省水電費約達58.74億元
2. 屋頂開心農場 減碳省冷氣
3. 極端氣候威脅瀕危物種? 研究:農業殺傷力更大
4. 氣候變遷致海岸鹽化 美研究:恐衝擊沿海生態
5. 紐約熱浪 路州洪水 上海高溫 北京暴雨 全球水深火熱 氣候變暖惡化
6. 氣候因素作祟 美國各州天災不斷
7. 銀行家觀點》因應氣候變遷挑戰 全球都在拚綠色競爭力
8. 巴基斯坦加強監測冰河 控制天災風險
9. 致力減排溫室氣體 英小鎮走在環保尖端
10. 西伯利亞永凍土融化 天花恐隨古墓重現人間
11. 熱島效應 三重、蘆洲、中和最嚴重
12. 烏干達農民的希望 非基改「氣候適應豆」出爐
13. 琉球珊瑚礁一片慘白 主因”海水升溫”海水溫度高達30度 珊瑚礁嚴重白化 全球暖化! 珊瑚礁死亡衝擊海洋生態
14. 豚草蔓延氣候變遷 歐花粉症患者恐倍增
15. 熱到爆!逾35℃日數已74天 創歷史新高 地球在發燒! 全球均溫連15月"創新高" 難擋氣候異常! 未來熱天更熱.冷天更冷 入秋首波東北風 下週二前溫差達7~8℃
16. 扶輪向國際展現 台灣農業之美
17. 夏威夷海洋保護區 面積擴大四倍
18. 北市環保局攜手中研院,推「熱危害指數」降低熱傷害威脅

1.全台近6千綠建築 內政部:年省水電費約達58.74億元

內政部3日指出,截至今年6月底止,國內已有5882件公私有建築物取得綠建築標章或候選綠建築證書的認可,以平均節電20%、節水30%效益估算,每年約可節省用電14.78億度、用水7,000萬噸,相當於2萬8千座國際標準游泳池容量,省下水電費約達58.74億元;另外,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3.5萬噸,約等同2154個大安森林公園面積所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執行成效相當可觀。

內政部今日表示,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及資源匱乏危機,台灣以「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為主軸,建立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及標章制度,並要求工程總造價達5千萬元以上的公有新建建築物必須取得綠建築標章,並持續鼓勵民間業者興建綠建築,以落實綠建築政策「節能」及「節水」目標。

為使各界進一步瞭解節能減碳、環境永續的綠建築,內政部也積極規劃宣導措施,包括舉辦社區講習活動、發展小學綠建築扎根教育課程與數位教材、綠建築示範基地參訪活動及規劃低碳觀光綠建築旅遊行程等,透過綠建築課程及實地參訪,使參加者深入體驗綠建築低碳環境魅力。

資料來源:2016-08-03 ETtoday東森新聞雲

▲top

2.屋頂開心農場 減碳省冷氣

在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下,新北市政府極力推動各項節能減碳措施,降低城市溫室氣體排放量,其中推動屋頂綠化就是要讓市民親自參與綠化設施建置,環保局於一○四年在環保署補助下推動「民眾參與式屋頂農場與生態綠化計畫」與十三個社區住戶合作,在閒置屋頂打造四十六處屋頂生態農場,總面積二千六百多平方公尺,每年可減少冷氣用電六十七萬八千度,減碳量約三百五十八公噸,日前新北市環保局與環保署在鶯歌區東鶯里活動中心共同舉辦成果發表會,展現民眾的屋頂開心農場。

環保局長劉和然指出,為讓建置過程順利,參與計畫的社區會先組成農作小組,環保局先提供薄層綠化、水生植物池及花架爬網等模組設計,讓社區住戶自己決定屋頂農場配置,從提案起就自己設計,此外,以屋頂綠化種子人員培力與實務操作課程,強化住戶的專業知識、設計能力與維護管理方法,共同親手參與打造永續經營的綠屋頂,另外,農場更搭配廚餘堆肥桶與雨水系統等環保措施,減少化學肥料與自來水使用,讓減碳效果更佳,並將種植食材作為社區共餐蔬食來源,不僅降低食物運送過程碳足跡,也讓長者吃得安心。

資料來源:2016/08/07 台灣新生報

▲top

3.極端氣候威脅瀕危物種? 研究:農業殺傷力更大

本月10日發表於《自然》期刊的研究發現,農業活動和過度開發,對生物多樣性的殺傷力比氣候變遷來得大。這份由澳洲及兩個國際保育組織所合作的新研究指出,作物、畜牧、伐木、狩獵、捕撈、水產養殖等活動,影響全世界3/4受威脅物種,比例比受氣候變遷影響的物種(19%)更高。

因人類活動導致森林消失而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列為瀕危物種的遠東豹。

澳洲昆士蘭大學、野生物保育協會(WCS)和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評估了IUCN紅名單上8688個近危或瀕危物種所面臨的11大威脅—過度開發、農業活動、都市發展、外來種與疾病、污染、生態系統改變、氣候變遷、人為干擾、交通和能源生產。

結果發現,其中有6241(72%)個物種的生存威脅來自開發速度大於繁殖和生長速度,包括伐木、狩獵、捕撈、採集等活動。受此威脅的物種包括蘇門答臘犀牛、西部大猩猩、中國穿山甲,都是盜獵的受害者。

此外,婆羅洲鷦鶥等4049個物種存續受非永續伐木影響。5407(62%)個物種受到農業活動影響,其中獵豹、非洲野狗和毛鼻水獺受作物、畜牧、木材種植和水產養殖衝擊最大。風暴、洪水、極端溫度、乾旱、海平面上升等人為氣候變遷氣候現象目前僅影響19%的物種,在11大威脅中排名第七。

研究也指出,風暴、洪水、極端溫度、乾旱、海平面上升等人為氣候變遷氣候現象目前僅影響19%的物種,在11大威脅中排名第七。

受氣候變遷影響的物種有1688種。其中大西洋東北部北極地區的冠海豹數量減少了90%,原因是當地海冰大量融化,使休息和照顧幼獸的地方減少。氣候變遷相關的乾旱和高溫也影響河馬和棱皮龜生存。

研究發表一個月後,IUCN將在夏威夷舉辦年度高峰會,討論後續保育工作的優先順序。研究作者認為,因應氣候變遷投注的努力不應排擠其他更重要的工作,與會代表應專注於對生物多樣性最立即迫切的威脅。

作者也指出緩解過度開發和農業活動影響的辦法,如永續採伐制度、獵捕管制制度、禁漁區、華盛頓公約等國際約束力和減少需求的公眾教育。

資料來源:2016-08-14 環境資訊中心

▲top

4.氣候變遷致海岸鹽化 美研究:恐衝擊沿海生態

氣候變遷讓岸邊海水更鹹了!科學家發現,美國達拉威灣高潮線的平均鹽度竟是海水的兩倍,更比其他地方高出四倍。科學家推斷,原因是氣候變遷使更多水份蒸發。進一步的研究顯示,氣候變遷可能提高海岸的鹽分,影響螃蟹、海鳥和其他海岸生物的生存。

氣候變遷可能提高海岸的鹽分,影響螃蟹、海鳥和其他海岸生物的生存。

過去認為,表層海水和間隙水的鹽度相同。不過發表於《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的新研究發現,「溫度上升或相對濕度減少,背後原因可能包括氣候變遷,不僅增加海岸邊間隙水的鹽份,也會改變其空間分佈。突然的鹽份改變可能發生在水位附近。」

《英國獨立報》報導,紐澤西科技研究所(New Jerse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JIT)科學家測試了7日間日夜不同時段採集的400個樣本。他們發現海水鹽度為每公升25克,高潮線平均鹽度為每公升60克,部分樣本甚至高達每公升100克。

主要作者耿曉龍(Xiaolong Geng)指出,「鹽分如此高的唯一原因是水分蒸發,此外沒有其他機制增加間隙水鹽分。蒸發是驅動地下水循環流動與鹽分梯度的重要因素,很可能影響貽貝、螃蟹等動物。當鹽分太高或太低,這些動物會遷移他處。」

另一位作者鮑法蒂爾(Michel Boufadel)說,「這種鹽分改變也可能影響海岸地區的淡水。」

「過去研究指出,海水是沿海含水層系統鹽分的主要來源,因此海水滲入勢必透過海水、淡水混合的動態增加孔隙水鹽分。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沿海地區的水資源管理措施可能需要修改。」鮑法蒂爾說。

資料來源:2016-08-16 環境資訊中心

▲top

5.紐約熱浪 路州洪水 上海高溫 北京暴雨全球水深火熱 氣候變暖惡化

世界範圍內近日再度面臨不穩定氣候,中國和美國都遭遇不正常的持續高溫和大雨成災,突顯全球變暖的威脅日益嚴峻。然而專家警告,人們可能無法達成控制氣候變遷的目標,而這勢必帶來更多難以抗拒的天災。

高溫暴雨襲擊美中

美國紐約熱浪來襲,而路易斯安那州則因豪雨釀成嚴重洪水災情。在中國,上海、四川等南方部分地區也是熱浪滾滾,北京也遭遇罕見大暴雨,密雲水庫發布紅色警告;廣東更因暴雨引發山洪;全國有十餘省市遭災。

紐約一連幾天氣溫都超過32℃,體感溫度更飆到40℃以上。在立秋後遭遇這種持續高溫潮濕氣候,對紐約人而言非常罕見。紐約市為此開設逾500個避暑中心,另外延長公共游泳池開放時間至晚上8時。

美東高溫炎熱,但位於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卻發生前所未見的洪水襲擊,導致至少5人死亡,約2萬民眾及超過數百隻寵物被從洪水圍困的房子或車中救出。總統奧巴馬已宣布該州進入災難狀態。因從墨西哥灣沿岸延伸至俄亥俄河谷的暴風系統,這些已被淹沒地區恐將出現更多降雨。

無獨有偶,中國北京市郊密雲縣降水高峰達208毫米,造成2處橋梁塌方,數十人受困在橋墩之間。當地發布暴雨紅色預警和地質災害橙色預警,已撤離近3千人,還有部分房屋受損,交通、電力、供水和通信至今尚未恢復正常。

廣東全省18個氣象站錄得100毫米~250毫米暴雨,其中河源市龍川縣山洪暴發,受災人口近5.7萬人。當地多處遭嚴重水浸,部分道路中斷,300多間店舖被淹、41間房屋倒塌、2萬多畝農作物受災、2個養豬場所養豬隻全部被淹死,直接經濟損失達1.13億元人民幣。

此外,河北、福建、山西、廣西等地也發布暴雨、洪災警報。與此同時,受副熱帶高壓影響,中國的高溫範圍也再度擴大,華北平原、黃淮、江淮、長江中下游平原等部分地區都持續晴熱為主的天氣。

上海最高氣溫則再次衝破警戒線,徐家匯氣溫站14日升至35.7℃,成為進入8月後第3個高溫日,也讓今夏高溫天數破20天,遠高於往年平均的15天左右。由於缺雲天氣持續,直曬的陽光勢必更加猛烈。而當地最低氣溫也在28℃左右。

四川省發布今年首個高溫橙色預警,大部分地區平均溫度超過30℃,其中達州高達39℃。當局預計此輪高溫將持續一星期。四川今年7月也比往常熱,全省平均氣溫比以往同期高出0.8℃,成都的平均氣溫更創近10年紀錄。

控溫1.5℃至關重要

根據美國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最新調查報告,全球氣候變化之快令人震驚。隨著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繼續增加,氣候持續變暖難以遏制,巴黎氣候大會制定的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1.5℃的目標正面臨嚴重挑戰。

來自全球的約450名科學家為長達300頁的調查報告提供了數萬個氣候檢測數據。根據報告,去年全球氣溫與工業化前相比平均上升1℃,並再次出現創紀錄的高溫和極端氣候。中國、俄羅斯和南美許多地區的平均溫度都創新高。

此外,伴隨全球變暖和太平洋海水變暖導致的嚴重厄爾尼諾現象而來的是熱浪、旱災、風暴、暴雨和洪災。根據迄今的調查分析,今年太平洋海水溫度也再創紀錄。氣候專家稱,2015年極地平均地表溫度比20世紀初的紀錄升高2.8度。氣候變暖導致極地海面和山地冰雪大量融化,使海平面每年升高3.3毫米。自 1993年以來,全球海拔總共提高7厘米。

而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斷增加尤其加劇氣候變化。工業化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為 280ppm,2015年幾乎達400ppm,比2014年增加2.2ppm。德國波茨坦氣候研究所的施韋伯表示,如果繼續迄今水平的二氧化碳排放,人類很可能不能實現對氣溫升幅控制的目標,「如果我們在2050年之前完全擺脫石化燃料,我們就還有機會將升幅控制在1.5℃以下,或僅有少許超標」。

如果氣候比工業化前僅上升1.5℃,就將會給地球帶來嚴重後果。極端氣候造成的損害加劇,全球的珊瑚礁將面臨危險。在2300年之前,海平面也將上升1.5米。如果升幅達到2℃,海平面將上升2米~3米,格陵蘭島冰雪覆蓋的景象將不復存在,對眾多海岸城市也將是一場災難。

從大氣中降低二氧化碳含量,代價遠比避免使用石化燃料昂貴。因此專家要求在未來20年內停止使用石化能源。然而,無論對社會還是對政治和經濟界而言,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進行能源轉換是幾乎不可能實現的巨大挑戰。

雲特徵分布生變

最新研究顯示,由於氣候變遷,扮演調節地球溫度角色的雲層也和過去有所不同,在特徵和全球分布上出現的變化可能讓暖化更加惡化。

大量衛星影像顯示,中緯度地區雲量減少,伴隨著亞熱帶乾燥區向極區擴張。根據這些自1980年代初期迄今超過20年的數據,各地的雲層頂端升高。

參與研究的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發表聲明說:「這些雲的變化增強地球吸收太陽輻射的能力,減少排放輻射熱能至太空……這會加劇溫室氣體集中造成的全球暖化現象……結論是觀察到的雲層特徵和人類造成的溫室氣體集中情況相符。」其它如臭氧層、人為的懸浮微粒氣膠或太陽輻射的自然變化則沒有類似的關聯。

另一個會影響雲層的因素是重大火山爆發。1982年墨西哥清康火山噴發和1991年菲律賓皮納土波火山爆發對地球造成淨冷卻效應。研究報告說:「除非再發生同等規模的火山爆發,科學家預期雲層未來的變化趨勢將持續,地球恐因溫室氣體集中而持續暖化。」

澳紅樹林大量枯死

全球暖化導致區域性氣候變遷,澳大利亞北部數千公頃紅樹林在1個月內大量枯死。

在詹姆斯庫克大學研究紅樹林的澳大利亞生態學家諾姆.杜克表示,卡奔塔莉亞灣在短短1個月內就有逾7千公頃紅樹林因為旱季過長而枯萎,占當地紅樹林總面積的9%。如此大面積紅樹林枯萎的現象前所未有。

科學家仔細分析從空中及衛星拍攝的圖像後,確定紅樹林枯死的程度和時間。發現紅樹林枯死和大堡礁發生白化的時間差不多。當地護林員發現,原本生存在紅樹林樹蔭下的貝殼類動物也大量死亡,海龜和草食性海生動物儒艮因此捱餓數個月。大堡礁也被觀察到魚群開始消失,而這被視為生態系統全面崩壞的指標之一。

杜克表示,旱季過長是因暖化促使氣候異常導致,全球性氣候極端化已帶來極高或極低的氣溫,以及極長或極短的旱季和雨季。他表示,一些受影響的紅樹林僅出現落葉情況,有可能恢復,但大部分區域恐難恢復原貌。他警告,氣候將變得更不穩定,紅樹林枯死現象將愈來愈普遍。

高溫中的眾生像末伏天發威 紐約人避暑

前所未有的酷熱天氣,意味著空調的功能被發揮至極致。能源公司康愛迪生提供的用電數據上週末創11,664兆瓦紀錄。

不過也有些民眾不選擇待在家裡吹空調。圖中一家老小就興沖沖地前往康尼島海灘,享受海風和海水的天然樂趣。

馬難耐高溫 臺選手棄賽

臺灣首位「騎」進奧運的女騎手汪亦岫在障礙馬術賽中,因馬匹莎莎不適應高溫,在第13個障礙挑戰失敗後選擇棄賽。

里約天氣炎熱,中午最高氣溫逼近30度。汪亦岫出場時正好是最熱的時段。汪亦岫最終因莎莎狀態不佳而放棄,「莎莎開賽時就因天氣熱、情緒不穩;既然馬匹已經放棄了,我也不想勉強牠」。

遭遇熱浪 蜀泳池「下餃子」

6千多人擁到遂寧大英縣中國「死海」度假區游泳,場面非常誇張。泳客就連轉身也非常困難,被媒體形容為「下餃子」。

除了質疑尿急時是否趕得及上岸外,也有網民批評泳池為賺錢罔顧人命,因為救生員不可能顧及這麼多人。

資料來源:2016-08-17 大紀元時報

▲top

6.氣候因素作祟 美國各州天災不斷

氣候變遷,造成美國極端氣候頻傳。路易斯安那州、維吉尼亞州及德州相繼爆發大水災情,在西岸的加州大火肆虐,而亞利桑那州的熱浪也造成溫度破表,加上今年初美東也傳出嚴重暴風雪災情,2016年美國可謂匯集天災於一身。

據《赫芬頓郵報》報導,路易斯安娜州自上週五發生豪雨並釀成災後,已至少造成8人死亡,超過2萬人待援。今年6月,維吉尼亞州西部則經歷百年來最嚴重水災,超過1,200戶民宅被毀,當地州長在55郡中宣布44郡進入緊急狀態。德州今年上半年也出現3次大降雨災情。

休士頓國家氣象局氣象學家胡夫蔓指出,「過去這幾週天氣很反常,雨量完全破紀錄,我們基本上找不到詞來形容,只能以大氣濕氣很重才會在短時間內密集降雨來表達。」63歲的災民韓德森表示,「保險公司說我們住在不會淹水地區,根本不需要保水災險,但這場大水確實把我們所有的家當都沖走了。」

至於在加州,當地野火季目前尚未結束,加州林務消防局在上個月表示,今年野火燒掉森林面積已是去年同期2倍,統計至上星期為止,光3,874起野火就燒盡將近4.6萬公頃林地,而今年最大宗的索柏蘭斯大火已燒毀超過3萬公頃林地,但目前僅有6成火勢被控制。

而在亞利桑那州,今年熱浪也打破紀錄。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發言人奧樂蕾指出,今年6月19日當地尤馬氣溫高達48.9℃,鳳凰城來到47.8℃,土桑也出現46.1℃高溫,其中土桑溫度已是當地史上第三高溫。至於東北三州地區,費城、波士頓與華盛頓等地在今年7月下旬溫度也都在32度徘徊,費城更有4人已死於熱浪。

賓州州立大學頂尖氣候科學家兼教授曼恩表示,「如果我們繼續燃燒石油,只需要50年我們認為現在熱得半死的夏天就會變成常態。估計一年之中,超過一個月溫度都將在37.8℃以上。」

今年1月初侵襲美東的「喬納斯」暴風雪則留下驚人降雪量,對6處地點來說「喬納斯」都是史上最強大的暴風雪。例如賓州東部阿倫敦積雪量高達81公分,馬里蘭州巴爾的摩華盛頓機場積雪達74公分,紐約中央公園積雪70公分,當地拉加第亞機場積雪也有71公分,甘迺迪國際機場積雪更有78公分,幾乎打破華盛頓與費城的降雪紀錄。

另外,許多研究顯示,氣候變遷已造成噴射氣流速度變慢,可在某一地點降下更多雪。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氣候數據中心全國氣候資料中心主管伊斯特林表示,「以往暴風雪通過東北部只需24小時,但如今受到氣候變遷影響延長到48小時,足以有更多時間下雪。」

資料來源:2016-08-18 台灣醒報

▲top

7. 銀行家觀點》因應氣候變遷挑戰 全球都在拚綠色競爭力

依據聯合國氣候變遷跨政府間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第5版科學報告(2014)指出,為達到本世紀末控制溫升2°C目標,全球約剩下1兆噸碳預算(carbon budget),然而,人類如果依據目前發展模式,全球將於2040年用完所有碳預算(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2014)。爰此,提高能源效率及發展綠色能源、低碳化電力系統,已成為人類因應氣候變遷最佳策略。然而,在傳統融資模式下,綠能產業不易取得融資資金,已成為發展綠能產業的主要障礙。

全球164國制定再生能源發展目標

全球再生能源投資於2014年已達到2,700億美元,並創造約770萬就業量,可知,再生能源投資將是支撐綠色成長的新動能。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也體認氣候變遷將提高金融機構經營風險,及潛藏的綠色融資商機。英國政府有感於綠能產業融資資金不易取得之問題,特別成立全球第一家綠色融資政策銀行,稱為綠色投資銀行(Green Investment Bank, GIB)。依據GIB之2015年的年報指出,2014年與2015年連續2年,計畫融資平均組合報酬率為9%,受到全球金融機構的矚目。

我國《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已制定2050年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同時,新政府已確立2025年達到非核家園,因此,推動能源效率及綠色能源投資,為我國未來10年的氣候政策主軸。可知,發展綠色金融(green finance),促進我國金融機構綠色融資部位,將攸關我國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及非核家園目標的達成。

再生能源已成為全球因應氣候變遷的最重要綠能產業,全球已有164個國家制定再生能源發展目標,全球再生能源投資由2004年的450億美元,快速增加至2014年的2,700億美元,總發電裝置容量由2004年的800GW(十億瓦),快速增加至2014年的1,712GW(十億瓦),每年創造的直接與間接就業量約770萬人,其中,太陽光電(solar PV)每年創造就業量最高,約為250萬就業量,其次是生質能源(biofuel),每年約可創造180萬就業量。(REN21, 2015)

各國金融機構積極布局綠色金融

所謂綠色金融係指促進永續發展的投資活動,包括永續發展計畫、倡議、環境保護產品及政府政策等,達到更可持續經濟體(more sustainable economy)。以應對氣候變遷為例,所謂綠色金融係指對減緩(mitigation)溫室氣體排放及適應(adaptation)氣候衝擊之恢復力(resilience)的融資活動。(Hohne/Khosla/Fekete/Gilbert〔2012〕)依此定義,界定綠色金融範疇包括:1.融資公私部門綠色投資(例如水資源管理與生物多樣性保育等);2.融資政府綠色政策(如再生能源發展之保證電價制度);3.綠色融資系統(例如綠色氣候基金或綠色債券等)。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於2015年12月,在法國巴黎舉行的第21次締約國會議簽署《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全球主要金融機構已體認綠色金融的重要性,並開始積極布局,包括世界銀行(2015):宣布到2020年的氣候資金將從21%增加到28%,亦即2020年的綠色融資規模將從目前的103億美元,增加到160億美元;非洲開發銀行(AFDB)表示將發放50億美元的低碳基金;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則表示,要將氣候資金部位從25%提高到40%;歐洲投資銀行(EIB)也承認,將增加對發展中國家氣候相關投資的貸款支持,比率將從現存25%提高到35%。

資料來源:2016-08-20 風傳媒

▲top

8. 巴基斯坦加強監測冰河 控制天災風險

根據路透社今天(23日)報導,巴基斯坦將投入850萬美元,擴充冰河監測站的網絡,在興都庫什山、喀喇崑崙山以及喜馬拉雅山一帶追蹤冰河的融解速度,以期強化早期警戒系統,並降低洪水對巴國造成的衝擊。

科學家表示,巴基斯坦境內約有5,000條冰河,覆蓋面積約1萬5,000平方公里,其中有半數正迅速融退。據巴基斯坦氣象局(PMD)表示,冰河融解的速度10年來增加了約23%,是全世界最快的紀錄之一。

巴基斯坦政府上個月通過,投入8億9,250萬巴基斯坦盧比(約852.8萬美元)進行一項為期4年的計劃,擴充監測站的網絡,使官員可以更精確測量溫度、濕度、降雨模式與風速的變化,同時追蹤冰河融解的速度。

巴國氣象局局長拉素爾(Ghulsam Rasul)在接受湯森路透基金會(Thomson Reuters Foundation)訪問時表示,「對於強化我國的氣候韌性(climate resilience,社會生態系統面對氣候變遷的自我修復能力),這項計劃是不可或缺的,對於氣象局及時就洪水風險發出警報的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

拉素爾表示,「根據這些氣象站提供的資料,就可以發佈及時警報,讓易氾濫地區的聚落有60至90分鐘的準備時間,對早期洪水警報做出有效回應」。

資料來源:2016-08-23 中央廣播電台

▲top

9. 致力減排溫室氣體 英小鎮走在環保尖端

人口僅約1,000人的英國小鎮海耶斯(Ashton Hayes)看起來與其他鄉村並無不同。但他們在世界重要議題「氣候變遷」上卻獨樹一幟。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導,海耶斯鎮上數百名鎮民集結起來致力於溫室氣體減排,包括以晾曬衣物方式代替烘乾、減少搭機、裝設太陽能板,以及房屋使用玻璃窗隔熱。

這項行動至今已持續10年,根據居住在當地的環境永續教授調查,已減少24%溫室氣體排放量。

而海耶斯鎮最特別的一點在於,居民是自發行動,並非由政府鞭策。約200個世界各地的城鎮都來此取經,學習他們的做法,其中也包含台灣彰化縣。

隨著氣候科學逐漸普及,地球暖化現象也明顯更加嚴重,海耶斯鎮可做為對抗氣候變遷下一步的研究案例,也就是如何改變人們的習慣。

鎮民杜塞特(Rosemary Dossett)說:「我們只是覺得,每個人都該試著做好自己份內的事。而且比起走出去到處宣揚,我們只是付諸實行。」

而他們的另一個祕訣是,海耶斯鎮民都自己做主,而非跟隨政府政策。甚至在2006年1月,代表此鎮的國會議員出席他們的公共會議,卻被要求不得發言。

此後,任何政治人物都無法在會議中發言。鎮民認為政黨勢力介入只會造成他們因意識形態分裂。

這個計畫由曾攻讀水文學的前記者查納克(Garry Charnock)發起,他在鎮上已居住約30年。他10年前參加一場關於氣候變遷的演講而獲得靈感,決定嘗試讓海耶斯鎮成為「英國第一個碳中和鎮」。

資料來源:2016-08-23 中央廣播電台

▲top

10. 西伯利亞永凍土融化 天花恐隨古墓重現人間

1977年絕跡的天花,恐怕再次回到人間!西伯利亞日前爆出炭疽疫情後,專家在當地發現一具120年前死於天花的屍體,已因永凍土融化而暴露,意味著可能有天花病毒釋出。

極地苔原景觀,當地的永凍土層正因氣候變遷而融化。圖片來源:Matthew(CC BY 2.0)。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天花曾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疾病之一,症狀包括高燒和獨特的膿斑,致死率高達30%。

稍早,俄羅斯極圈地區才發生永凍土融化,人和鹿的屍體釋出炭疽孢子,導致24人感染的災情。但是專家警告,更嚴重的還在後頭。

俄羅斯極圈爆發炭疽後,新西伯利亞病毒學與生物技術中心的專家身著防護衣,開始測試其他疾病出現的可能性,竟發現有疑似天花膿斑疤痕的屍體。雖然並未發現病毒,但偵測到病毒DNA的碎片。

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科學家Boris Kershengolts說:「1890年代爆發過大規模的天花疫情,有的小鎮近四成人口死亡。這些屍體被埋在科雷馬河床上,永凍土的上層。100年後的今天,科雷馬河的水流開始侵蝕河床。」

永凍土融化加速了侵蝕的過程。永凍土研究所副主任格里高里夫(Mikhail Grigoriev)指出,雅庫特地區的永凍土到了夏季通常融化30到60公分,但今年融化超過一公尺。

「形成亞馬爾半島的岩石和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冰。冰融化可能使土壤快速鬆動,因此有很高的機會暴露出底下的牲畜屍體。過去挖的許多墓穴深僅三公尺,僅覆蓋薄薄一層土壤,導致現在(炭疽)孢子釋出。」格里高里夫說。

此外,西伯利亞永凍土融化也可能釋出大量的甲烷。甲烷的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強得多,形成加速全球暖化的惡性循環。

資料來源:2016-08-23 環境資訊中心

▲top

11.熱島效應 三重、蘆洲、中和最嚴重

新北市因都市快速發展,連帶造成土地使用密度趨高,讓大臺北盆地熱島效應現象日趨嚴重,其中,新北市三重、蘆洲及中和等地區都是熱島效應最為嚴重的區域。因此,新北市政府城鄉發展局推動「核心都會區減緩熱島效應計畫」為新北市降溫、減緩熱島效應。

根據國內最新研究證實,當都會區的熱島效應增強,讓六十五歲以上老人的自殺率有上升的趨勢。

換言之,熱島效應的影響除了在環境面向的影響最為顯著外,在經濟與社會層面也屢逢嚴峻挑戰。

新北市政府城鄉發展局局長邱敬斌於日昨表示,要改善熱島效應現象,綠化保水是全世界公認最為普及的作法,因此,新北市自一○○年推動「新北綠家園專案」,至今已完成逾七四○處約一七○公頃公有閒置土地簡易綠美化,三重、蘆洲、中永和皆是密集開闢的地區。新北市政府更在一○三年發布實施的「新北市都市計畫施行細則」中,將節能減碳、綠化保水與公益性獎勵等理念納入法令。

邱局長說,例如在大漢溪南、北核心都會區,要求新開發案件應有屋頂、立面綠化,同時應提供社區老人、小孩活動空間,不只可預留綠地、減緩升溫,也能鼓勵居民外出運動,有助身心健康。

此外,城鄉局自去年底配合經濟部「智慧節電城市計畫」,著手推動「核心都會區減緩熱島效應計畫」,依據大臺北都會區熱點與夏季風向分析結果,指認沿河兩側及主要幹道為通風廊帶,另透過藍綠網絡串聯,以及道路拓寬與環境改善,強化都市區域整體降溫,對抗熱島效應與調適氣候變遷,以實現節能減碳、環境調適的健康城市典範(珍惜生命自殺防治專線:○八○○七八八九九五)。

資料來源:2016-08-25 台灣新生報

▲top

12. 烏干達農民的希望 非基改「氣候適應豆」出爐

乾旱和高溫衝擊著烏干達的收成,但新型的「氣候適應」豆子,或許可以幫助當地穩定食物供應,並改善兒童微量營養素營養不良的問題。

高營養抗旱豆子 烏干達農夫生存希望

科學家研發出五種新型生物強化品種,藉由選擇性育種的自然過程,富含豐富的鐵和鋅,更是市場上比傳統品種更有效抗旱的品種。

在烏干達,1800萬農夫中有超過85%生產豆類,其中有40%的相關產品是由貧窮人口購買。足以抵禦氣候變遷的主食,也就能幫助當地農村人口保住性命。

乾旱現象肆虐著東非,經過極端又漫長的聖嬰現象後,有研究員擔心迅速演變成反聖嬰現象,對這些地區將是噩耗,因為在歷史上,反聖嬰現象往往與嚴重乾旱有關。在不確定的情況下,選擇不遷移的農民,只能嘗試盡快適應,以免對生計造成影響。

新品種的豆子是度過乾旱期的最佳解方,因為成熟時間較快,需要的雨水量也較少,能夠在乾旱期逃過一劫。

新品種豆子在溫度升高時的反應較佳,農夫能夠在低海拔地區種植,無需遷移到較高海拔,溫度較低的的地點。除了較健康,新型豆子也有經濟效益。

豆子富含鐵、鋅 改善營養不良問題

「我們了解到,由於在烏干達豆類飲食的重要性,在其營養特性上的任何變化,都會對消費者有很大的影響。」烏干達國家作物資源研究所主管Stanley Nkalubo解釋。

調查發現,因為營養不良的關係,烏干達五歲以下的兒童中有接近38%不達應有年紀的身高,16%過瘦。

研究顯示,健康的飲食不只是足夠的熱量攝取。吸收微量營養素如礦物質和維生素,更是至關重要。隨著氣候變遷奪走越來越多的肥沃土地,隱性飢餓的問題可能於東非及以外的地區失控。

「微量營養素營養不良,即所謂的「隱性飢餓」,影響超過一半的世界人口,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的婦女和學齡前兒童。」參與研究的泛非豆類研究聯盟培育員Clare Mukankusi表示。

「因為農民不需要額外購買營養補充品,只需種植新豆,因此改良品種也是一項很好的投資。」Nkalubo說明。

在旱季,新型豆子還是具有產量保證,並能改善極端氣候之下的家庭生產力,形成有益的投資。再加上,豆子是與農夫合作開發出來的,科學家與農夫們一同評估適合的顏色,味道,烹調時間和耐受性條件如害蟲或土壤貧脊。而13種研發出來的新豆子中,只有最好的五種實地投入種植。

去年同樣因聖嬰現象而受饑荒之苦的非洲國家,包括肯亞,坦尚尼亞,馬達加斯加,剛果民主共和國,以及衣索比亞,如今也收到育種的素材。

不過,由於每個國家都有其獨特的生態系統,因此在現場測試之前,會依種子的特性以及農民的偏好,並遵循特定的管道後,才會使用。

不同於烏干達,蒲隆地已經釋出三個新品種。接下來幾個月,農夫將審視這些「氣候適應」豆子,是否達到期望,並評估對於營養不良問題,是否能夠帶來的直接影響。

資料來源:2016-08-25 環境資訊中心

▲top

13. 琉球珊瑚礁一片慘白 主因”海水升溫”海水溫度高達30度 珊瑚礁嚴重白化 全球暖化! 珊瑚礁死亡衝擊海洋生態

地球暖化造成氣候變遷,除了讓極端氣候變多,釀成災害,也對海平面下的生態造成衝擊。日本專家觀察琉球海底的珊瑚礁,發現今年珊瑚礁白化面積極速擴大,恐怕造成珊瑚礁大量死亡。專家表示,海水溫度上升是主要因素。珊瑚礁等於是海洋的森林,有9萬種生物棲息在這裡,一旦珊瑚礁死亡恐怕會衝擊海洋生態,也會影響漁獲量,對漁民生計造成影響。

暑假來趟生態之旅,到日本琉球欣賞珊瑚礁,大人小孩都開心不已。不過仔細一瞧,原本應該五顏六色的珊瑚怎麼變成一片慘白。今年夏天以來琉球珊瑚礁白化嚴重,從7月到8月短短一個月珊瑚白化面積不斷擴大,海水溫度上升是主要因素。水溫一旦超過30度,附著在珊瑚上的蟲黃藻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珊瑚沒了蟲黃藻提供養分,不久便營養不足死亡。海平面下水溫居高不下,無論水深3公尺或15公尺,水溫都高達31度,珊瑚礁彷彿成了白雪皚皚的雪山。今年颱風幾乎不在琉球停留,造成海水無法降溫。1998年全球氣候異常,各地災害頻傳。當時地球海水持續高溫,釀成全球珊瑚出現大規模白化現象,琉球珊瑚礁面積更大減了2/3,全世界也首次注意到珊瑚白化的嚴重性。珊瑚礁雖然只佔了海洋面積的0.1%,卻是9萬種生物的棲息地,可說是海洋生命的搖籃。全球氣候變遷,珊瑚礁首當其衝,珊瑚彷彿用白化的身軀告誡世人,全球暖化不僅衝擊生態系,恐怕也會帶來天災,人類不得不正視問題的嚴重性。

資料來源:2016-08-26 台視新聞

▲top

14. 豚草蔓延氣候變遷 歐花粉症患者恐倍增

研究人員25日表示,氣候變遷及具侵略性豚草的蔓延,將使歐洲各地季節性過敏患者增加一倍,北美也可能有類似影響。

法新社報導,研究人員在發表於「環境健康展望」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的報告中說,到本世紀中期,歐洲受花粉症所苦的人將從當前的3,300萬人增加到大約7,700萬人。

這篇研究的第一作者、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Universityof East Anglia)研究人員雷克(Iain Lake)表示:「豚草引發的花粉過敏,可能成為歐洲眾多地區一大健康問題。」

研究總結,不只有更多人會受到過敏性氣喘、發癢及雙眼腫脹影響,症狀還可能更嚴重。

影響加劇的原因是豚草更加集中,以及花粉散播季節在歐洲多數地區延長至9月與10月。當今較不受影響的國家,譬如法國、德國及波蘭,未來數十年可能受到的影響最大。主要原因是氣候變遷,但具侵略性的豚草持續擴散也是關鍵。

資料來源:2016-08-26 中央社

▲top

15. 熱到爆!逾35℃日數已74天 創歷史新高 地球在發燒! 全球均溫連15月"創新高" 難擋氣候異常! 未來熱天更熱.冷天更冷 入秋首波東北風 下週二前溫差達7~8℃

反聖嬰現象,全球氣候異常,今年特別熱,截至目前為止,台北市高溫超過35度已經有74天,創歷史紀錄,氣象專家預估,整年下來高溫破35度的天數有可能上看90天,民眾要注意熱傷害,氣候異常的狀況還不只如此,今年第一波東北風報到,北部、東北部高溫只剩下31到32度,低溫也只有24度,整體來說,北部高溫降五度,專家也認為,這第一波冷空氣,來得有點早。

無情大太陽,火烤大台北,陽傘、墨鏡通通出動,這個夏天實在熱得受不了。到底有多熱,數字會說話,看看最近五年,台北市高溫破35度的天數,2012年一整年有39天,逐年增加,2014年高達61天,已經夠驚人,沒想到今年從1月統計到8月26號,氣溫超過35度竟然有74天,還有5天破38度,刷新歷史紀錄。氣候異常,全球均溫連續15個月創新高,2016年7月是氣象觀測以來,最熱的一個月,為了抵抗高溫,日本氣象協會,來台交流,倡導減能減碳觀念,對抗酷熱天氣。美國西北上星期降下初雪,八月下雪,相當罕見,是警訊,今年第一波冷空氣,也來的特別早,這波東北風,影響到下週二,溫差至少七八度,氣候異常,不但熱翻了,專家還提醒,今年冬天恐怕也會很難熬。

資料來源:2016-08-26 台視新聞

▲top

16. 扶輪向國際展現 台灣農業之美

為因應氣候變遷,落實節能減碳,由國際扶輪3480地區台北福友社等12個扶輪社共同發起,於今年2016年7月起為期1年,每個月在台北永康公園展開小農市集聯合社區服務活動。該活動獲得台北市產發局的輔導協助,委由經驗豐富的248農學市集團隊共同召集執行,希望打造一個國際性的小農觀光市集,由農夫親自帶來在地生產的米穀蔬果與農產加工品,讓在地居民及各國遊客認識台灣農產的豐美。

3480地區總監廖文達表示:國際扶輪秉持扶助助人,耕耘社區的公益理念,希望透過這項有意義的服務與活動,彰顯國際扶輪在人道關懷、環境永續的倡議與行動。尤其,讓台灣在地小農能夠有機會與消費者進行面對面溝通,是環境與食農教育的展現。如果能在永康街這個外國遊客必到之景點,品嚐到台灣道地的水果與農產,更能彰顯其美味與品質。而且,越是台灣在地的農產,越能受國際遊客的注目,也更能代表台灣小農的精緻文化與特色。

248農學市集發起人楊儒門表示:永康小農市集召集的是台灣各地有代表性的小農,從米食、生鮮蔬果到香菇、蜂蜜、茶葉等,都是以友善環境的方式生產。例如來自部落返鄉青年就堅持不用農藥種出最甜美的水蜜桃和蔬菜,成為部落文化傳承的新一代表率。當地福住里的里長很關注食安的問題,她認為,以直接生產者組成的農夫市集很適合社區里民,讓里民能夠認識食物來源的生產者與生產過程,能夠吃得更安心,也更能有信任感。

這項活動,同時呼應田園城市的理念,小農市集正是落實社區支持農業、農夫直販等概念,如同舊金山、倫敦、東京等國際大都會,市中心有定期舉辦的農夫市集,展現城市最具代表性的農業風貌。未來在永康小農市集也會有一系列的食農教育議題倡導,以及綠能環保的創意活動,宣導節能觀念面對當前的氣候變遷問題,還有打造屋頂菜園的專業諮詢教學,讓有興趣的市民可以交流學習,並且協力共築城市小菜圃,讓市集成為進步觀念的互動平台。

該市集未來定期於每個月第一周的周六上午11點至下午6點,於永康公園舉行,歡迎各界共襄盛舉,扶輪邀請社會大眾,一起用行動支持台灣在地農業。

資料來源:2016-08-27 中時電子報

▲top

17. 夏威夷海洋保護區 面積擴大四倍

白宮二十六日宣布,美國總統歐巴馬將大幅擴大夏威夷州外海的「帕帕哈瑙莫夸基亞國家海洋保護區」(Papahanaumokuakea Marine National Monument)的範圍,禁止在超過五十八萬兩千五百平方英里(一百五十萬平方公里)的太平洋海面上進行商業捕魚活動,該海洋保護區也將因此成為全球面積最大的海洋保護區。

歐巴馬還將於九月一日親訪此一保護區,前往二戰戰場之一的珊瑚環礁中途島,為氣候變遷對海洋的影響吸引更多關注。「帕帕哈瑙莫夸基亞國家海洋保護區」在二○○六年布希政府時代成立,為當時最大的海洋保護區,保護夏威夷群島附近海域廣達十四萬平方英里的海域,並對世界其他各地成立海洋保護區起帶頭作用。如今該海洋保護區面積將在歐巴馬一聲令下擴大四倍,區內超過七千種海洋生物因此能受到保護,包括全球已知最古老的活珊瑚有機體。

此外,歐巴馬還將在三十一日晚間於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的全球會議上,向太平洋島國領袖會議的領袖以及國際自然保護聯盟世界保育會議的代表發表演說。

由於海洋保護區內禁止商業捕魚與新的採礦行為,休閒捕魚則須取得批准,科學研究與捕撈魚亦然,部分漁業團體已對海洋保護區擴大感到憂心忡忡,擔心影響生計。夏威夷延繩捕魚協會主席馬丁就說,他對夏威夷州州長井下支持擴大此一海洋保護區感到失望,因為該海洋保護區擴大是基於政治而非科學因素,夏威夷州的延繩捕魚船隊在被擴大的海洋保護區內漁獲量佔全年漁獲量三%到十三%,此一新宣布將迫使延繩捕魚業難以生存。

生於夏威夷州的歐巴馬以遏抑氣候變遷為主要施政目標之一,然其若干努力不獲國會支持或因法律訴訟而未能定案,但保護公共區域免於開發只要動用總統行政權就行。歐巴馬在兩年前曾動用總統行政權,宣布把在布希政府時代設立的另一個海洋保護區「太平洋偏遠島嶼海洋國家保護區」(Pacific Remote Islands Marine National Monument)擴大六倍,達四十九萬平方英里(約一百二十七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全面禁止在該保護區內鑽油與從事大部分的漁業活動。

資料來源:2016-08-27 自由時報電子報

▲top

18. 北市環保局攜手中研院,推「熱危害指數」降低熱傷害威脅

台北市環保局為了因應氣候變遷,繼建立起熱浪預警通報SOP之後,更將與中研院攜手合作,訂立本土的「熱危害指數」,希望藉此降低民眾受到熱傷害的危險,該指數除了會以「綜合溫度熱指數值(WBGT)」做參考之外,還會以每天的溼度、風速、太陽輻射等因素混合計算。

台北市環保局在6月時也把「熱浪」也納入「台北市地區災害防救計畫」一環,台北市環保局長劉銘龍表示,因為北市有23萬棟建築,形成都市水泥叢林,加上柏油路面廣泛鋪設,散熱不易,導致熱島效應嚴重,讓台北市氣溫35度以上的天數屢創新高,因此北市推動「熱浪預警通報SOP」,只要單日氣溫預測達38度以上,或是連續3天氣溫超過37度,市府除了會灑水降溫之外,也會特別對戶外工作者進行勞動檢查,降低熱傷害比率。

劉銘龍說,新的「熱危害指數」除了溫度之外,也會納入濕度、風速、太陽輻射等因素計算,但因為還需要等中研院進行討論,希望透過科學技術建立起本土性的「熱危害指數」,因此細節現在還不方便透漏。

資料來源:2016-08-27 風傳媒

▲top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