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社區發展簡訊_第10期

回上一頁
小icone   節能減碳 總統府帶頭換小車 小icone
    因應全球暖化危機,總統府率先推動節能減碳方案。總統府正副祕書長帶頭示範,前天已經將四千六百西西的座車力換成二千四百西西的小車;同時,為鼓勵搭乘大眾運輸,總統府也將要求官員,每月至少有一次改搭捷運上班,以減少二氧化碳汙染

   總統府副祕書長葉金川表示,總統府已規畫節能減碳方案,將在總統府內部帶頭示範。例如大車太耗油,府內官員推動「大車換小車」,祕書長詹春柏、副祕書長高朗及他自己的配置座車,都由大車改換小車,原座車留給外賓使用。

   為減少二氧化碳的汙染,總統府也已訂定內規,規定祕書長以降官員,每月至少須有一次,改搭捷運上下班,以響應搭乘大眾運輸,達到減少汙染的效果。同時,未來官員除非參加正式會議,在室內也可以不必天天穿著西裝,冷氣就不必開太強,也可以省電節能。

   葉金川表示,目前包括公家機關開半燈、冷氣溫度調高至廿六至廿八度、使用電子公文節省紙張等措施,總統府都已經在實行,未來也會鼓勵員工自備環保筷、鐵盒便當、盡量不用杯水等,減少可耗性耗材,全力推動節能減碳。(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2008.05.25)
小icone 小icone
小icone   節能減碳 高市交通費補助改以一卡通 小icone
    高雄市長陳菊26日在市議會回應陳美雅議員質詢時表示,市府員工每月交通補助費改由一卡通儲值卡取代,是為鼓勵民眾搭乘公車及捷運等大眾運輸系統,以達節能減碳的目的。陳市長強調,交通補助費並非實質的薪資補貼,鼓勵民眾搭乘公車與捷運等大眾運輸系統是市府既定政策,公務員有責任帶頭做。

   陳市長指出,高雄市過去是工業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居全球之冠,為響應節能減碳的世界潮流,市府近年來建設捷運,並積極汰換老舊公車與增購新式公車,鼓勵市民搭乘公車與捷運等大眾運輸系統來取代私人轎車與機車,以善盡地球公民的責任。

   市府秘書長郝建生進一步說,交通補助費改由一卡通儲值卡取代的計畫,初期將分2階段,先以居住捷運紅線週邊200公尺內員工優先執行,橘線週邊則待通車後再實施。希望能藉此帶動市民一起搭乘公車及捷運等大眾運輸系統,為高雄市的未來及全球暖化問題盡一份心力。(資料來源:自立晚報 2008.05.25)
小icone 小icone
小icone   邁向低碳城市 縣府推5招數 小icone
    馬政府520上任後,連日來民眾看到中央陸續推動公務車大車換小車、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等措施,未來還要鼓勵員工自備環保筷、鐵盒便當、不用杯水等,以節能減碳。台北縣政府周縣長錫瑋先從縣府大樓做起禁用免洗餐具,接下來還要全縣推動,他再三強調:「地球暖化導致氣候變遷的問題已不容忽視」

   由於環保意識高漲,且油電「漲」聲不斷,節能減碳政策已成為銳不可當趨勢,台北縣政府以行動支持減緩地球暖化政策,率先在環保局成立溫室氣體減量專責單位「低碳中心」,朝全國第一座低碳城市目標邁進。

   為了減緩地球暖化的速度,近年來,有愈來愈多的企業及團體響應捐樹活動,但除了靠植樹替地球「降溫」,達到「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功效外,節能減碳亦刻不容緩。縣府在去年成立低碳中心,以減碳、抗暖化為宗旨。

   縣政府除了鼓勵民眾拋棄耗能不低碳的傳統鎢絲燈泡,改換省電燈泡,同時也在本月十五日起提供「低碳診斷服務」及「公共照明省電燈具改裝工程補助」,在油、電和各類民生物資高漲的經濟壓力下,幫縣民看緊荷包,享受低碳樂活的理想生活。

   縣政府也推出「1人1樹、1天不開車、隨手關燈2點5分鐘、1天回收1公斤、不用免洗餐具」,作為縣民生活中減碳的5大招數,同時在新板特區推動低碳示範區,計畫將新板特區的320盞路燈全部改為LED路燈,盼能達到3千公噸減碳效益。(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2008.05.26)
小icone 小icone
小icone   節能減碳 環署力推溫室氣體減量無悔策略 小icone
    為推動馬政府節能減碳目標,環保署長沈世宏提出溫室氣體減量的「無悔策略」口號!沈世宏表示,人人身體力行,隨時節能、關燈做環保,以後絕不會後悔。沈世宏指出,節能減碳是全民要做的事,不會補貼。至於工業減碳,初期給予誘因後,將進行外在強制與輔導,以達成全民節能減碳目標。

   據瞭解,所謂「無悔」就是全民做任何減碳節能行為,都絕對不會後悔。沈世宏表示,只要社會的一個行動變革,每個人身體力行節能,隨手關燈、多走路、少開車、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並少吃肉食的話,不花成本就能做環保。他強調節能減碳是全民要做的事,補貼的意義不高。

   根據統計,住商排碳量為18.4%,但工業排碳量卻高達52.5%,媒體詢問民眾再怎麼節能,都比不上工業減碳。對此,沈世宏表示,工業想推行節能減碳,可以從提高效率與增加或汰換機器設備做起,不過,初期投資需耗費一筆資金,未來環保署在給予相當程度的誘因後,會進一步加強外在的強制、輔導、盤查等工作,並搭配溫室氣體減量法修法,以減少同業競爭的不平等。

   沈世宏也談到,雖然溫室氣體減量法沒有設定減碳的目標與期程,但未來環保署會配合馬總統的宣示目標,制訂、計算相關考核標準。另外,環保署目前也正與財政部積極討論,希望降低油電混合車的關稅與貨物稅,藉由各項具體實際作為,讓全民瞭解節能減碳的重要。(資料來源:中央廣播電台 2008.05.27)
小icone 小icone
小icone   全換節能家電 一家年可省萬元電費 小icone
    油價調漲之後,電價七月及十月也要分兩階段調漲,為了鼓勵民眾使用節能產品,經濟部能源局、台北市政府、與六大連鎖通路商,舉辦節能標章產品活動推廣,產發局公共事業科建議民眾,可以先將家裡最耗能的家電,陸續汰換成節能家電,因為一家兩口的小家庭,如果都使用節能標章認證產品,估計一年可以省下一萬元的能源開銷

   經濟部能源局表示,節能標章產品的能源效率,比一般市售家電,高出一到五成,例如冷氣、電冰箱,如果換成節能產品,可以省下各20%的電費,另外電視機、錄影機等,因為長期處於待機,如果換成節能家電,一年也可以省下七成的電,台北市產業發展局公共事業科長章宗慶表示,如果家裡的家電產品,全部改成節能產品,一家兩口之家,一年可以省下近萬元的能源花費。

   產發局表示,節能產品除了消耗較少的能源,也能抑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民眾如果使用節能標章冷氣,一年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大約相當於種植八棵大樹,而使用節能標章電冰箱,對環境的貢獻相當於種植四棵大樹。(資料來源:中廣新聞網 2008.05.28)
小icone 小icone
小icone   減碳不分你我他 小icone
    由於近年來氣候變遷,地球暖化,已成為全球關注重點,環保署為作為各部會的表率,去年搬的新辦公室,皆比照綠建築標準設置,包括裝置太陽能光電板、使用省電照明設備、感應式水霧省水龍頭、離峰冰水式空調設備、雨水回收再利用、屋頂綠化降溫、公務車改裝LPG車等外,並加強管理,如:空調溫度控制在27℃及下班後自動關機、影印機設定為省電待機狀況、文件資料採雙面影印、廢紙回收再利用、垃圾資源分類、上班時間電梯僅開放一半使用、關掉平常不必要照明設備及中午強制關燈等,讓節能減碳成為環保署同仁生活的一部分。

   另為推廣全國一起減碳,在環保署的指導下,各縣市環保局也戮力宣導地方機關公部門身體力行減碳,如推廣汰換省電燈泡、鼓勵共乘、改用自行車及種樹等,累計一年減碳255,162公噸,也證明中央與地方政府共同對減碳的熱忱。

   環保署也在今年4月22日地球日當天,正式啟動「台灣減碳元年」,並提出減碳十大宣言,截至目前為止,已有97,697人上網簽署減碳宣言,希望民眾能從自身減碳做起;接下來也將於6月5日環境日,推出一系列宣導活動,加強民眾對減碳重要性的認識,希望全民都一起來上網簽署減碳宣言(http://www.epa.gov.tw),讓我們成為全世界第一個「低碳社會」。

   至於日前報載行政院機關執行各項的節能減碳措施,其實是遵循去(96)年8月22日行政院院會議決議,推動行政機關的十項節約能源行動,內容包括:一週一日不開汽機車、政府機關公務車汰換低污染車、推廣商家冷氣不外洩運動、行政院所屬各機關學校之新建建築物,應符合綠建築節能規定之基本要求、政府機關汰換省電燈泡、行政院所屬各機關每日關燈半小時、推動地方政府辦理辦公及商業大樓省電節能及二氧化碳減量成果評比、推廣校園綠色能源、加速節約能源及再生能源科技研究發展、輔導產業進行節約能源及溫室氣體減量等,各部會也正全力配合推行中,而部分部會更創意發想也加入許多其他節能減碳的方法,以擴大減碳效果,環保署表示樂觀其成。

   環保署表示,減碳行動不單單是政府公部門的事,而是全國民眾的事,也不是一天兩天喊喊口號而已,而應該要變成個人習慣,落實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讓我們一起為地球降溫,朝「零碳社會」邁進。(資料來源:中央廣播電台 2008.05.28)
小icone 小icone
小icone   全球碳市場總值至二零二年將達三兆多美元 小icone
    挪威碳市場研究機構「點碳公司」今天說,如果美國加入京都議定書,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權總市值至2020年將達到兩兆歐元(三兆一千四百億美元)

   點碳公司的研究報告說,如果美國決定引進二氧化碳排放權貿易制度,美國的二氧化碳排放權至2020年將佔百分之六十七,總值達一兆二千五百億歐元。京都議定書規定實施二氧化碳排放權交易制度,不過美國未批准京都議定書。

   二氧化碳是主要溫室廢氣之一,而廢氣則被認為是氣候改變的元凶。碳市場的主要目標在鼓勵工業國家投資乾淨技術,並向有多餘的其他國家購買排放權。

   研究顯示,第二大市場是歐洲聯盟,佔排放權的百分之二十三。截至目前為止,歐盟是二氧化碳排放權唯一進行實際交易的地區。估計總交易量,美國為三百八十億噸,歐盟九十億噸。計算的基礎是根據假定2020年碳價每噸五十歐元,約為目前歐洲交易價格的一倍。

   他們也假定,美國將在2020年之前實施總量管制制度,而歐盟將調降排放目標百分之二十五,其中包括民航業排放的廢氣。(資料來源:法新社 2008.05.24 )
小icone 小icone
小icone   八大國達成共識 2050前溫室氣體減半 小icone
    八大工業國家(G8)環境部長26日宣佈,八國集團已經達成共識,將在2050年前將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減半

   八國集團環境部長會議從24日起在日本神戶一連進行3天。這8個工業化國家的環境部長發表聲明指出,八國集團有「政治意願」,將在2025年前,將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減半。聲明中強調,工業化國家有責任在減少溫室氣體的問題上,發揮帶頭作用。至於具爭議性的、在2020年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問題,八國集團部長並沒有聲明中提到。(資料來源:中央廣播電台 2008.05.26)
小icone 小icone
小icone   歐盟:2020年前減排碳20% 小icone
    為八大工業國 (G8)日本高峰會暖場的環保部長會議26日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各國有在205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減少一半的「政治意志」,但2020年前應該削減多少的中程減排目標,則爭議紛紜,聲明未定額度。

   G8環保部長會議24、25、26日在神戶舉行三天,是7月G8高峰會的序曲,除了美、日、英、法、德、法、加、義、俄部長出席,還有澳洲、巴西、中國、印度、南韓、墨西哥、南非等觀察員。

   神戶會議以及7月的高峰會,宗旨是研議一套新的氣候公約,取代2012年失效的京都議定書。1997年出爐的京都議定書要求37個簽字國在2012年前將排碳量減到比1990年的水平低5.2%。

   科學家已表示,全球在2020年以前必須深度減排,以免世界氣溫比工業時代開始前高出攝氏2度,否則地球將吃足氣候變遷的苦頭,包括許多地區缺水、作物欠收、珊瑚礁大量消失、熱浪致死,以及愈來愈嚴重的暴風雨。

   歐洲聯盟承諾2020年前減排20%,表示如果其他國家跟進,歐盟將排減排額提高到30%。歐洲和開發中國家敦促美國和日本在2020年前減排25%至40%。

   美國不承諾中程目標,要求中國等新興開發中國家一同承諾。日本呼籲工業化國家在未來十年或20年內開始大量減排
,但也沒有自定減排額。

   綜觀三天之會,工業化國家之間莫衷一是,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也各為己謀,結果只高懸2050年減排一半,而且只是有志一同的目標,不是有約束力的協定。

   另一較為具體的收穫,是世界銀行表示今年將向美、日、英等國募集至少55億美元 (台幣1670億元),協助窮國使用乾淨科技和因應全球暖化。(資料來源:聯合晚報 2008.05.26)
小icone 小icone
小icone   英國零碳環保房屋 能源可自給自足 小icone
    英國最近推出第一棟的零碳環保概念屋,這棟房子冬暖夏涼,但完全沒安裝冷氣或是暖氣機,房子的家電像是洗衣機、電冰箱要用到的電全靠自己生產。

   陽光從挑高的屋頂直灑而下,讓原本就以白色為主調的客廳,顯得更加明亮、清爽。除此之外把天窗擺在樓梯正上方,可以充份讓空氣對流,還能發揮跟火爐一樣的功效,把熱空氣往上送出戶外,把新鮮的冷空氣送進室內。不需要使用冷氣機。藏在地板下的保溫墊,則可以在天氣冷的時候儲藏陽光的熱能,到晚上充當暖氣使用

   不同於一般房屋,環保屋的地下室還加裝了雨水儲存槽。經過過濾系統處理之後,可以用來沖洗馬桶以及灌溉植物。另外還利用太陽能板把光能轉變為電能,提供家電使用,這棟環保屋主要是為了因應英國新的建築標準所研發的。英國政府要求八年後所有新蓋的房屋必須達到在能源上自給自足或是只使用少量再生能源的目標

   目前英國推出的零碳房屋有三層樓,一樓是客廳其他樓層各有一間房間,另外也可以配合消費者的需求打造,整棟環保屋完全在工廠製造,然後再運到現場組裝,只需要四天的施工時間,就可以入主新家。(資料來源:公共電視 2008.05.27 )
小icone 小icone
小icone   歐盟推十大環保駕駛訣竅 省油也省錢 小icone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今天說,面臨油價飆漲之苦的歐洲汽車駕駛人,只要利用十個簡單的「環保駕駛」(eco-driving)訣竅,就能降低汽油消耗量。

   歐盟能源執委皮耶伯格斯今天發動產業支持「不只省油」運動,他說:「這項運動提供一套簡單訣竅,只要更聰明的駕駛,既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也能省下更多錢。」

   當局印製三千萬份傳單,分送給全歐洲參與這項活動的加油站;傳單上詳述乾淨駕駛運動中強調的十項要點,包括每個月檢查胎壓,以及高速行駛時關閉車窗

   其他省油技巧包括事前考慮車流量、避免緊急煞車,以及加速時盡可能升檔

   皮耶伯格斯的發言人艾斯波尼告訴記者,在「環保駕駛學校」的試驗中,這些方法可節省耗油量,從每百公里七點三公升降為五點零公升。

   二十九個歐盟國家超過四萬五千家加油站參與這項行動,而這項行動是由歐洲石油業協會Europia主導,其會員包括波斯灣科威特石油公司,瑞典Preem石油公司,以及英國連鎖超市特易購(Tesco)。

   這項計畫其中一方面,就是要降低運輸業的二氧化碳排放,但由於目前糧價飆漲,歐盟計畫將汽車使用生質燃料的比例提升為佔整體使用燃料量的一成,便招來批評,認為這對食物庫存構成威脅。(資料來源:法新社 2008.05.29)
小icone 小icone
小icone   國際將成立氣侯變遷基金會 減排溫室氣體 小icone
    日本「朝日新聞」(Asahi)引述世界銀行(World Bank)總裁左里克(Robert Zoellick)的話說,主要工業先進國家預計在今年稍後,成立一個數十億美元的基金會,以協助開發中國家減少協助開發中國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左里克在朝日新聞今天刊出的專訪中表示,基金會極可能於7月7-9日在日本北海道召開的八大工業國(G8)高峰會上拍板定案。

   左里克說:「由於我們必須支持聯合國繼京都議定書後所架構的氣候變遷議題協議,基金會將會充份發揮貢獻」。朝日引述未指明人士的話表示,預計會有10國以上提撥55億美元,成立基金會。

   G8環境部長本周稍早同意,保證成立基金會以協助開發中國家適應氣候變遷,而且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刻不容緩。日本及美國已號召其他國家共襄盛舉捐資,加入成立基金會行列。

   報導引述左里克的話指出,除了美國、英國、日本之外,他預計澳洲、加拿大及一些歐洲國家會參與這項計劃。(2008.5.29)
小icone 小icone
小icone   社論----建議新政府召開全國能源會議 小icone
    行政院長劉兆玄在上周四的政院院會後表示,六月二日將調漲油價,回歸市場機制,七月調漲電價,但政府將採行配套措施,與投入一千一百四十四億元擴大內需經費,並採行補貼政策,對經濟弱勢與大眾運輸等補貼一百二十五億元,希望能控制物價漲幅在百分之三點多的範圍內。

   至於油價漲幅數字,劉揆表示還不能說,要保留到六月一日,再透過原來的機制計算,對外正式宣布。

   馬英九總統在當天也表示,油電漲價一定會挨罵,但負責的政府不能怕挨罵,若預期心理繼續發展,情勢可能更不利,只能使用最好的方法、完整的配套減少衝擊,過程難免痛苦,不做可能痛苦更久,「長痛不如短痛」。

   油電價「漲」聲響起,相信國人大多已有心理準備,也就是油電價一定會漲了,目前只希望對自己生活的衝擊能減少一點,自己的荷包不致太過於「失血」。

   台灣能源有九成八仰賴進口,國際油價一有波動就會影響,能源短缺是一道相當無奈且無解的難題,不過有專家認為努力開發自主性能源,是降低進口依賴及抵抗高油價的策略。

   馬英九總統在競選政見中,有關環境政策提到「要促進能源多元化,提高低碳能源比例,發電策略積極朝低碳能源超過百分之五十方向推動」。要實現這一美景,除了增建核電廠,那就是全力發展再生能源。

   以往,陳水扁政府所規畫的再生能源發展目標,是預定二○一○年發電裝置容量達到百分之十,但迄今為止的數據,花了一百四十億元設置風力發電系統,年發電量約八億度電,減少二氧化碳約百分之零點二三;至於太陽能發電方面,已投入約六億元,總設置容量是兩千瓩,年發電量二百二十萬度,二氧化碳減量效果約僅百萬分之六。因此,新政府欲以八年為期達到低碳百分之五十的目標,則每年要投入設置的發電系統費用,可能是天文數字。

   能源問題包括量與質,兩者必須兼備,而要求量大質佳就必須付出成本,量是指供應量是否足夠,而質的問題包括安全性、穩定性與環保性。

  現有的各種再生能源,如風力、太陽能、生質燃料等,在無污染、低二氧化碳排放等環保性指標上,表現十分搶眼,但供應不穩定是其先天之限制,更重要的是產量小且僅限區域性,無法大規模供應,而價格高昂更是所有再生能源的致命傷,所以要靠發展再生能源解決台灣能源供給問題,恐是力有未逮。

   但是,面臨暖化的嚴酷考驗,發展再生能源絕對有其必要性,且應認清再生能源的特性,必須設定在用於輔助性、分散性的能源使用,譬如高山偏遠地區人口少且疏散,設置太陽能發電遠比輸配電系統划得來;離島發展風力發電,更勝於設火力發電廠;農村有許多作物廢棄物,收集沼氣利用,以提供農畜用電需求,絕對是有佳的方法。

   在面臨全球高油價的時代,周全的能源政策,攸關人民的生活及國家的經濟競爭力,我們建議新政府召集產、官、學各界舉行全國能源會議,作全方位、長遠性的潛勢分析,從「供應面」與「需求面」剖析,探討各類再生能源的發展,並兼及現行油電價格的探討,以訂定國家最新能源政策。(台灣新生報97.5.28)
小icone 小icone
小icone   「公共照明省電燈具改裝工程補助」歡迎符合條件的社區或單位向環保局提出申請 小icone
 

  • 公共照明省電燈具改裝工程補助



    1. 受理申請時間自97年5月15日起至補助名額額滿
    2. 申請方式:符合條件的社區或單位向環保局提出申請
    3. 補助對象(申請條件):

      • 台北縣內,具有法定管理委員會之住宅社區與商業辦公大樓之公共照明,改用省電燈具改裝工程
      • 補助對象並需符合台北縣政府對民間團體及個人補(捐)助經費作業規範及管考作業規定


  • 洽詢電話
    台北縣政府環保局
    大台北直撥1999或02-29603456轉4074  張文江先生
    台北縣的低碳診斷服務團-台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
    「公共照明省電燈具改裝工程補助」詢問電話為29106067轉614 林村豐先生
小icone 小ic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