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歷年低碳社區發展簡訊

低碳社區發展簡訊_第10606期

2017/6/30 0:0
1.鑽木取芯探8百年氣候史 學者憂台將冬春旱、夏秋颱
2.首個吸碳工廠瑞士開幕 日吸 3 噸溫室氣體
3.〈美退巴黎協定〉這個碳排放第2大的國家退出 本世紀限溫2℃挑戰加大
4.紐溫室氣體排放量 41個國家第七高
5.法、印將攜手 對抗氣候變遷
6.都市熱島效應新研究 世紀末升溫可能破7°C
7.世界糧倉大變動?氣候變遷將重新分配全球糧食生產地圖
8.6月過不到一半 熱傷害人數破百
9.廣東5大城 碳強度要降23.0%
10.綠能抬頭 煤炭時代將落幕
11.要建428座電廠 亞馬遜盆地恐完蛋
12.脆弱北極海洋,正面臨5個鮮為人知的威脅
13.80年內將有「致死熱浪」 研究:全球3/4人口都遭殃
14.觀點投書:從氣候變遷看軌道運輸所面臨的契機與挑戰
15.空污嚴重 巴黎再次限制高污染車輛進入市郊
16.熱!新北市若逾38度 街道將灑水降溫

 

 

 


 

1.鑽木取芯探8百年氣候史 學者憂台將冬春旱、夏秋颱

新聞刊登時間︰2017/06/01 17:03

轉載自自由時報

 

台灣大學參與國際近代氣候研究,地質系特聘教授沈川洲等團隊成員爬到高山,挑選千年紅檜取樣,「鑽木取芯」並分析樹輪纖維的氧同位素,與太平洋海溫比對,發現高相關,推論出818年來每年的降雨強度,更發現近20年來是台灣受聖嬰現象影響最劇的時刻,沈川洲預言,台灣未來將迎來春冬雨不下、夏秋多颱風的劇烈氣候變化。

沈川洲表示,美國台籍學者余進義在2009年發表「中太平洋型聖嬰」現象,是侷限在赤道太平洋西部與中部的氣候變化,其西風吹往中部導致海水溫度異常上升,引發各種乾旱或降雨變化。據此開始,全球乃至台灣學者紛紛投入研究,台北市立大學教授洪志誠也發表統計,該聖嬰對台灣而言,會形成較多夏季颱風、秋天颱風路徑也常經過台灣。

沈川洲說,曾調閱中央氣象局資料,發現過去幾十年台灣共發生過8次的中太平洋聖嬰年,聖嬰年裡,台灣春季降雨大幅減少,北台灣少2到5成,南台灣少7到8成,但想釐清此種聖嬰是否過去曾發生,便興起探究千年樹輪念頭。

沈川洲表示,投入此研究的鑽木團隊在2008年到大雪山鑽取29顆千年紅檜樹芯的標本,不同過去的看樹輪疏密,改採分析樹輪纖維的「氧同位素」來辨別818年來台灣的降雨多寡,沈川洲表示,降雨多、氧同位素輕,降雨少、氧同位素重,與聖嬰氣候的連結度可達5到6成,該研究論文在5月30日也登上國際《自然通訊》期刊獲肯定。

沈川洲發現,台灣過去曾在1400年代、1700年代發生過上述的聖嬰現象,然而強度都不如近20年來劇烈,推測與人類近年來大量使用石化燃料導致的全球暖化影響有關,更苦口婆心,呼籲一定要環保,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減少能源消耗,否則台灣聖嬰將越來越頻繁,並且迎來春天、冬天沒有雨的半年乾旱,然後夏季、秋季多颱風的強降雨氣候,相關防災等級也要陸續提升,防範未然。

沈川洲表示,這項國際研究主要參與人員,包括西安地球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劉禹以及亞特蘭大喬治亞理工學院教授Kim Cobb。台灣參與合作者除台大地質系外,還有高雄東方設計學院教授李慶堯與嘉義大學教授詹明勳等;另外還有來自香港、日本、瑞典等,總共11個團隊一同參與這項十年磨一劍的研究工作。

 

2.首個吸碳工廠瑞士開幕 日吸 3 噸溫室氣體

新聞刊登時間︰2017/06/01 18:21

轉載自立場新聞

 

正當各國仍苦惱如何減少大氣中的溫室氣體。瑞士公司 Climeworks 認為起工廠吸碳賣給農業公司是其中一個可行方法,並於昨日在蘇黎世啟用全球首個商用吸碳工廠。

該工廠原訂於去年10月啟用,但最終延至昨日(31.5)才正式啟用,工廠的18個收集器會從環境中抽取二氧化碳(CO2),然後將之售予農業公司加快溫室蔬果如生菜、番茄、青瓜等的生長。

技術運作原理

現時抽取 CO2 的技術已應用在太空艙、潛艇等的封閉空間。而Climeworks 利用類似的直接採集技術 (direct air capture) ,將環境空氣吸入經胺 (amine) 處理過的纖維狀海綿狀過濾材料,這些胺結合CO2令濾片飽和,然後以鄰近市政垃圾焚化爐釋出的熱力加熱濾片,排出高純度CO2到一個佔地4公頃的溫室。

一直以來,碳收集及封存 (CCS) 技術最大障礙是成本問題,美國物理學會就曾估計大規模地收集CO2成本為每噸600美元,而 Climeworks 的營運總監Dominique Kronenberg有信心在工廠營初期達到這個價格水平,並在營運一段時間後將成本進一步降低。

這個價錢雖然仍比從工廠及電廠收集廢氣中的CO2高昂,該些廢氣的碳濃度較環境空氣高300倍,而且正在某些試點中進行測試。不過Kronenberg指,Climeworks吸碳工廠的優勢是不用依賴其他工廠,可在任何需要的地方興建。

另外,工廠從空氣中吸碳與發電廠同步吸碳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為負排放,後者只為零排放。如今氣候變化嚴重,很多研究已指碳減排措施來得太遲,必須有更多負排放工程,才能確保全球溫升限制於2°C以下。

Climeworks的吸碳工廠現時受瑞士聯邦能源部資助 3 年,此後希望能達至收支平衡,自付盈虧。 Climeworks預計工廠每日最多可吸3噸CO2,並在未來加建設施,提高吸碳規模;如果技術更為成熟,有機會在2025年有更多同型工廠吸CO2量佔每年排放的1%。不過,每年人類新排放的CO2達400億噸,而需要吸1% CO2就必須建至少25萬座工廠。

麻省理工學院能源研究計劃高級工程師 Howard Herzog去年已批評,Climeworks 提出的只是虛假希望。他認為,如果我們不願意轉用再生能源等替代能源,為何能樂觀地期望下一代會採用明顯較貴的吸碳技術對抗氣候問題。哈佛大學的David Keith也質疑,沒有規管碳排放,再多的吸碳技術也毫無意義。

 

3.〈美退巴黎協定〉這個碳排放第2大的國家退出 本世紀限溫2℃挑戰加大

新聞刊登時間︰2017/06/02 10:50

轉載自鉅亨網新聞中心

 

美國總統今 (2) 晨宣佈要退出《巴黎協定》,他認為這個協定大幅重新分配美國財富,不利美國經濟,要求重新尋求一個更好的協議,而引發多國撻伐。

美國是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它的退出對全球能否在本世紀結束前升溫幅度侷限在攝氏 2 度之內,挑戰將加大。

據維基百科資料,《巴黎氣候變化協定》(Accord de Paris)(簡稱《巴黎協定》或《巴黎協議》) 是由 195 個國家於 2015 年 12 月 12 日在 2015 年聯合國氣候峰會中通過氣候協議,以取代談判破裂的《京都議定書》,冀望能共同遏阻全球暖化趨勢。《協定》於 2016 年 11 月 4 日生效。

2016 年 4 月 22 日世界地球日,171 國在聯合國總部簽署,創下單日最多國家簽署協議的紀錄。佔全球溫室排放量 40% 的中美兩國更於當年 9 月 3 日二十國集團 (G20) 高峰會前正式聯合批准《巴黎協定》。

歐洲議會亦於 2016 年 10 月 4 日以壓倒性票數通過快速批准《巴黎協定》,11 月 7 日正式生效。

台灣雖然不是《巴黎協定》成員國,但「溫減法」於 2015 年通過,年底前公布各部門具體減碳目標與期程,達到台灣自主減碳承諾「2030 年降至 2005 年標準再減 20%」的目標。

《巴黎協定》共 29 條,當中包括目標、減緩、適應、損失損害、資金、技術、能力建設、透明度、全球盤點等內容。

《協定》用意在於宣告 100 多年來作為推動經濟引擎的石化燃料將逐步走向歷史。長期目標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平以上低於 2℃之內,並將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 1.5℃之內,大大減少氣候變遷的風險和影響。並於本世紀下半葉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降低氣候變化給地球帶來的生態風險以及給人類帶來的生存危機。

短期目標鼓勵各國花費數兆美元因應暖化衝擊,包括興建海堤等基礎建設、開墾貧瘠土壤、開發風力與太陽能等再生能源。《協定》要求已開發國家將持續其現有集體籌資援助目標至 2025 年,已開發國家將針對開發中國家之需要和優先事項,每年最低提供 1000 億美元援助金。

川普上台以來的施政主軸一向強調「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這次他不甩反對聲浪,執意要退出《巴黎協定》,引發各界撻伐。義大利、法國、德國、英國對川普的決定感到「失望」,強調氣候協定「不可逆轉」。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透過發言人發表聲明稱,對於全球減少溫室氣體的努力和推進全球安全來說,美國決定退出《巴黎協定》是「一件令人非常失望的事」。

美國商界領袖包括特斯拉 CEO 馬斯克 (Elon Musk)、迪士尼 CEO 艾格 (Robert Iger) 均表態辭去總統顧問委員職務。

美國是全球最大經濟體、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川普此舉對於世界各國因應氣候變遷的努力將有深遠影響,能否將本世紀結束前升溫幅度侷限在攝氏 2 度之內挑戰將相當大。

目前已有 147 個《巴黎協定》締約方 (parties) 完成國內批准程序,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超過 80%。美國退出之後,中國與歐洲將成為對抗全球暖化最重要的力量。

4.紐溫室氣體排放量 41個國家第七高

新聞刊登時間︰2017/06/03 12:48

轉載自大紀元

 

新西蘭2015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比1990年水平高出24.1%,遠遠高於在巴黎協議中的承諾。

今年人類活動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802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而1990年為6460萬噸。去年,新西蘭簽署了《巴黎氣候變化協定》,並承諾到2030年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將比1990年減少11%。

政府剛剛公布了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即新西蘭所有人為引起的排放和輸出的溫室氣體官方年度估計數。國家有義務將其作為其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作出的承諾的一部分。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承諾的41個工業化國家中,新西蘭的人均總排放量位於第七高,盡管其排放量與2014年相比下降了0.1%。

新西蘭減排目標為到2020年比1990年的排放水平下降5%。1990 – 2015溫室氣體排放清單,是用於跟蹤該國在實現此目標的各方面完成情況,而不是「巴黎協議」的目標。政府表示,綜合1990年發放的碳排放量額度和俄羅斯、烏克蘭等地的額外排放額度,該國正在實現這一目標。

溫室氣體總排放量包括二氧化碳、甲烷和氮氧化物,以及農業中的氟化氣體。這些氣體產生的原因,包括運輸和電力生產,垃圾和工業過程等,以及諸如製冷和空調,以及礦物、化學和金屬生產等產生的排放。同時還包括所謂的土地利用、土地和林業使用的變化,因為植被作為碳的儲匯庫,可以有效地消除碳排放。

農業和能源是新西蘭排放量最大的兩個部門,分別在2015年產生了大約47.9%和40.5%的污染。1990年至2015年期間,農業排放量增長了16%,主要是由於國家奶牛群體增長了88.5%,使用含氮肥料增加了5倍。1990年至2015年期間能源部門的排放量增加了36.7%,這是由於道路使用和使用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的製造業增加。

工業和家用製冷和空調的排放量也有所增加,而垃圾行業的排放則下降。另外樹木的砍伐導致土地利用和林業部門的排放量增加。森林在生長時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將碳儲存在樹干、樹枝、葉子、根和土壤中。樹木砍伐後製成的木製品,樹木剩餘的根和枝會在它們腐爛時放出碳,被丟棄或被燒毀時也會產生碳的排放。

5.法、印將攜手 對抗氣候變遷

新聞刊登時間︰2017/06/04 15:42

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川普總統宣布美國將退出巴黎氣候協定,許多美國盟國不以為然;法國新任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與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3日共同表示,兩國將攜手對抗全球氣候變遷問題。

路透報導,印度是世界第三大污染物排放國,莫迪2日在俄羅斯表示,印度將繼續支持巴黎協定。馬克宏則在總統府發表罕見的英語演說,表示尊重美國的決定,「但是對於美國和我們的地球而言,這絕對是一個錯誤。」

莫迪在與馬克宏在巴黎舉行的聯合新聞發布會上說:「保護環境和地球是一種信念。」這是兩位領導人首次會面,他們並未向媒體透露任何與此相關的協議或行動的內容。

馬克宏表示,「我們都深信,我們的國家在改善生態環境,以及對抗全球暖化的問題上,還有許多事情要做」。他強調,法國還將做出比巴黎協定承諾更多的貢獻。

此外,馬克宏計畫在今年年底前,前往印度參加首屆「國際太陽能聯盟」(International Solar Allience,簡稱ISA)峰會。

馬克宏透露,ISA的目標是在2030年以前,動用逾1兆資金,將100多個太陽能源富足國家聯合起來,共同為世界最貧窮國家及地區提供太陽能。

與此同時,莫迪與馬克宏還計畫在年底前,共同為打擊網路恐怖攻擊採取相應措施。

 

6.都市熱島效應新研究 世紀末升溫可能破7°C

新聞刊登時間︰2017/06/06

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

 

英國獨立報報導,根據最新經濟學研究,都會區熱島效應加劇暖化,可能減少11%的經濟產出。

城市面積僅佔地表1%,卻產出80%的世界生產總值(gross world product),消耗全世界78%的能源,居住著全球超過一半的人口。然而,英國、墨西哥和荷蘭的經濟學家分析全球1629個城市的數據後發現,到了2050年,熱島效應將使人口最稠密的都會區升溫2°C。在碳排最嚴重的情況下,全球將有25%的城市在本世紀末暖化超過7°C。

都會區熱島效應的主因是水泥、石頭和道路表面吸收大量來自太陽的熱能。研究者建議,城市中的道路應重新設計,使之反射更多陽光,同時屋頂應塗上反射性塗料降溫。

全球暖化的平均成本大約是5.6%的GDP。研究人員在論文中寫道:「1950年至2015年間,27%的城市暖化超過全球平均(約0.6°C),60%都會人口體驗了全球平均兩倍的暖化。到了2100年,感受最深刻的城市損失將高達10.9%的GDP。本世紀間,全球和地方性的氣候變遷在有熱島效應的都會區所造成的成本,將是沒有熱島效應的地區的2.6倍。」

作者之一、蘇塞克斯大學經濟學教授托爾(Richard Tol)指出,就算在對抗全球氣候變遷上取得重大勝利,都會區熱島效應仍可能抵銷其效果。

「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地方性的暖化對策將對全球大部分城市有重大的經濟效益。」托爾說。

研究人員發現,將城市內1/5的屋頂和1/2的道路改成能降溫的設計,可以省下的成本是安裝養護成本的12倍,而且平均可以降溫0.8°C。

托爾說:「很顯然地,地方政策減緩都會區暖化的效果過去一直被低估。...全球和地方政策一起實施,才能獲得最好的抗暖化效果。就算全球抗暖失敗,我們的研究顯示,地方政策仍能有正面影響,至少在面對全球暖化帶來的氣候後果時可以多一層保障。

 

7.世界糧倉大變動?氣候變遷將重新分配全球糧食生產地圖

新聞刊登時間︰2017/06/09 14:15

轉載自自由時報

 

全球人口在未來30年預計將達到90億,因此全球糧食的生產量需增加一倍才能確保人類的糧食安全。英國伯明罕大學研究顯示,目前小麥、玉米和水稻等糧食作物的生產區,都是容易受氣候變遷影響的區域,科學家更預言,在2050年之前,這些地區的糧食生產,都將因極端氣候導致產量大幅下降。

近年來美國、中國與歐洲國家紛紛開始在非洲地區投資糧食生產公司,試圖建立自己的「海外糧倉」,確立各國在世界糧食生產的地位。而最近一期的《自然通訊》期刊中,科學家提出可耕地面積不斷下降的警訊:隨著全球可耕地面積的減少,尋找新的農業生產區,將是未來糧食安全發展的重要目標。

全球人口在未來30年預計將達到90億,因此全球糧食的生產量需增加一倍才能確保人類的糧食安全。英國伯明罕大學研究顯示,目前小麥、玉米和水稻等糧食作物的生產區,都是容易受氣候變遷影響的區域,科學家更預言,在2050年之前,這些地區的糧食生產,都將因極端氣候導致產量大幅下降。因此,尚未被人類利用的可耕地,將有極大的糧食發展潛力。甚至,未來全球糧食生產地圖極有可能發重大劇變。

科學家設計了氣候變化模型,並和土地生產力數據相結合,預測未來50-100年,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之下,農業土地生產的潛力可能的改變結果。並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期刊。

未來50-100年人類的糧食生產區域將有以下改變:

全世界將近一半的玉米(43%)、三分之一的小麥(33%)與稻米(37%)將是氣候變遷影響的敏感地區。熱帶糧食生產區,包括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南美洲以及美國東部,可能會面臨嚴重減產的危機。反之,包括俄羅斯西部和中部以及加拿大中部的溫帶地區農田,則增加農業生產的機會。

世界最貧困的地區常被人們認為是受氣候變遷衝擊最大的地區,但研究顯示,已開發中國家也可能遭受到同樣的衝擊。對高度開發國家來說,透過生產技術能讓土地利用最大化,雖然單位面積下達到最高的產量,但相對的這些地區對於氣候變遷的負面影響也更敏感。

計畫主持人Tom Pugh博士表示:「研究模型顯示,氣候變遷下,未來要再增加土地生產力,並提高作物產量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不過對於溫帶地區國家來說,很有可能因氣候變遷的因素,使得作物在這些地區的產量增加」。

氣候變遷對全球農地的分配、政治與社會文化有非常深遠的影響。目前糧食生產區未來很有可能必須進口糧食,而目前主要進口糧食的國家,未來則很可能是主要的糧食生產區。

「氣候只是影響未來全球農業發展的其中一個因素;在地的因素如土壤質地、水源取得的難易程度也是影響實際產量的原因。」

「不過世界三大穀類作物的產量必須跟上人口成長的速度,若人類不能提升現有土地的糧食生產量,那麼唯一的方法勢必就是得開闢更多能夠種植作物的土地才能餵養世界的人口。」

 

8.6月過不到一半 熱傷害人數破百

新聞刊登時間︰2017/06/11 14:50

轉載自自由時報

 

天氣超熱,根據衛福部疾管署「即時疫情監測及預警系統」通報急診就醫資料顯示,今年5月急診熱傷害就診人次共計160人次,但6月光是1日到10日已高達123人次,國健署提醒,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

根據中央氣象局網站資料顯示,在高壓籠罩下各地氣溫持續飆升,嘉義在中午12點47分已出現36.2度高溫,新北板橋也高達35.8度,體感溫度高達39度。

國健署提醒,任何人都有可能發生熱傷害,尤其嬰幼童、65歲以上長者、慢性病患、服用藥物者、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與過重者等為高危險群,容易因高溫而造成熱傷害,提醒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的衣服,養成每天至少2000CC白開水的好習慣,且嬰幼童與長者應避免於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外出,如果必須外出,建議行走於陰涼處,並塗抹防曬霜、戴寬邊帽與太陽眼鏡。

國健署強調,若發現身體疑似出現熱傷害徵兆時,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應該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並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設法降低體溫,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9.廣東5大城 碳強度要降23.0%

新聞刊登時間︰2017/06/14 02:50

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6月13日是全國低碳日,廣東省發展改革委表示,廣東省政府已正式印發「廣東省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到2020年廣東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碳強度)比2015年下降20.5%。其中,「方案」對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等5個城市碳排放強度降幅要求最高,分別下降23.0%。

中新社報導,專家指出,設定目標有助於加快倒逼經濟低碳轉型,對高碳行業產業的發展形成更為嚴格的約束機制。

根據「方案」,「十三五」期間,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等5市碳排放強度分別下降23.0%,珠海、汕頭、梅州、惠州、汕尾、江門、茂名、肇慶、潮州、揭陽、雲浮等11個市碳排放強度分別下降20.5%,韶關、河源、陽江、湛江、清遠等5個市碳排放強度分別下降19.5%。

低碳發展與能源、產業結構調整密切相關。「方案」還提出了能源總量和強度的雙控,並著力打造低碳產業體系。

到2020年,全省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3.38億噸標準煤以內,單位GDP能耗比2015年下降17%,非化石能源比重達到26%。逐步建立電力、鋼鐵、建材、化工等重點行業單位產品碳排放約束機制。

同時,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省內10萬千瓦以上現役煤電機組在2017年前完成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全省各市禁燃區(含城市建成區)內全面淘汰高汙染鍋爐。到2020年,全省集中供熱量佔供熱總規模達到70%。

此外,廣東也將繼續加大創新力度,推動廣東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向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順利過渡。

10.綠能抬頭 煤炭時代將落幕

新聞刊登時間︰2017/06/15 01:21

轉載自聯合財經

 

煤炭時代正邁向落幕。英國石油公司(BP)的全球能源趨勢年度回顧報告顯示,去年煤炭產量的減幅創紀錄,且全球最大能源消耗國中國煤炭消耗量降至六年最低,美國也降至1970年代以來最低。

BP的資料顯示,全球去年煤炭消耗量減少1.7%。相較下,2005年至2015年的消耗量平均每年增加1.9%。煤炭占全球能源比率也降至約28%,為2004年來最低,產量減少6.2%。

燃煤需求占全球約半數的中國,去年減少消耗1.6%的燃煤,而中國過去11年的消耗量平均每年增加3.7%。美國去年對煤的需求減少3,340萬噸油當量至3.58億噸,以絕對數字來說為四年最大減幅。

BP首席經濟學家戴爾表示:「煤的命運顯然已與過往不同。這對碳排放有重大影響,碳排放成長已連續第三年低迷或零成長。」

煤是最具汙染性的燃料,一度是全球成長最快的能源來源,但隨著全球朝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邁進,各國與企業正努力減少燃煤。全球大型能源企業改採燃燒後較潔淨的天然氣,中國力圖讓經濟從重工業轉型為著重服務業,而且大量投資清潔能源以改善城市嚴重的空氣汙染,再加上風力與太陽能等再生能源變得更便宜,全球的煤消耗量正在降低。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矢言振興煤礦產業,但多數全球大國逐漸屏棄燃煤卻是不爭的事實。許多人懷疑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能為煤礦產業止血,原因是成本低廉的頁岩氣產量大增並強烈排擠煤礦。

另外,中國再生能源產量也超越美國,躍居全球首位,為全球再生能源貢獻四成的成長,甚至還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瑞銀分析師斯圖諾瓦說:「中國對能源市場影響重大。他們的目標是從煤消耗轉向清潔能源。」這股趨勢不利煤炭未來數年的展望。


 

11.要建428座電廠 亞馬遜盆地恐完蛋

新聞刊登時間︰2017/06/18 18:49

轉載自台灣醒報

 

若在亞馬遜盆地毫無節制地興建大壩,可能會造成不可挽回的生態浩劫!為了發展替代能源,目前已經規劃在亞馬遜盆地興建428座水力發電大壩,其中的140座已經完工或正在興建。科學家表示,大壩的興建會阻止上游沉積物往下游流動,造成生態浩劫。

根據英國《BBC》報導,一篇發表在科學期刊《自然》的研究顯示,這些大壩,多數都在巴西境內,可能會影響河川的動態發展,進而影響到上千種特有種的生態。

該篇研究的主要研究者,德州大學奧斯丁分部的教授拉特呂貝斯憂心地向《BBC》表示,我們很可能因而失去地球上生態多樣性最高的溼地。亞馬遜盆地占地超過6百萬平方公里,是世上最複雜且最大的河流系統。

該篇研究主要是擔心河流沉積物的移動會因為大壩而停止。這些沉積物是亞馬遜所有濕地的營養來源,而且會對河流的曲折與流速造成影響。拉特貝呂斯教授表示,沉積物就是亞馬遜生態系統能夠生生不息的關鍵。

《富比士》雜誌指出,該團隊為了評估大壩對亞馬遜地區的影響,特別創立了大壩環境脆弱指數(DEVI)。在進行分析之後,他們發現有上千種的鳥類與樹種受到了嚴重的威脅。

除此之外,他們也發現,整個地區的氣候也可能會因為沉積物流動的改變而產生變化。之前的研究案例就曾顯示,墨西哥灣的降雨與暴風型態,就曾經因為沉積物的改變而出現變化。

他們警告,在這些大壩繼續被建造之前,應該要通盤考慮,因為造成的傷害可能會無法挽回。

 

12.脆弱北極海洋,正面臨5個鮮為人知的威脅

新聞刊登時間︰2017/06/20

轉載自GREENPEACE綠色和平

 

您也許知道,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已使北極海冰以驚人的速度正在消融。北極冰融,使得北極地區門戶大開,石油公司和捕撈船隊得以一路向北、長驅直入,駛向從前不曾抵達的領域;但您可知道,他們敲開北極大門,正貪婪地利用各種方式想開採這片位在地球極北、未經探勘的純潔海域嗎?

 

北極海冰快速消融,這是一道警鐘,讓人們聽見不限於北極更關乎全球的危機。但是傳到一些人的耳裡時,卻變成商機。您或許也認同,這些人錯得有多離譜,為了獲取更多的資源,竟然利用海冰消失,在這片原始、未受污染之地到處鑽探,不顧可能造成的環境問題。不過,您可知道在北極海域大肆工業化捕撈會帶來什麼風險和嚴重後果嗎? 

以下,向您介紹因為破壞性捕撈方式,對北極海洋產生的5個威脅:

1.底拖網捕魚

「底拖網」是一種重型捕撈漁具,將魚網沉至海床拖行,除了會大規模掃蕩各種海中生物,像是海鰓(或稱海筆)、珊瑚和陽隧足(海星的近親,又稱作「海籃」)之外,底拖漁網還會夷平海床,讓生物失去遮蔽和棲身之處。綠色和平透過衛星數據和實地普查,發現在挪威北部、斯瓦巴群島(Svalbard)周圍脆弱又敏感的北冰洋上,進行底拖網捕魚作業的船隻是逐年增加。當底拖網現形在未受人為污染、生態系統不曾被探索的海域時,這對北極的影響是相當致命的:未知的物種可能從此消失,只有破壞後的痕跡留下。

2.混獲

許多北極魚種的棲息地接近海床,因此,當底拖網船隻捕獲像是鱈魚和黑線鱈這類的目標魚種時,底拖網還會鏟起它所經之處的每種海底生物,捕捉並殺害其他非目標性的物種。例如神祕的大型鯊魚「格陵蘭鯊」(或稱小頭睡鯊、大西洋睡鯊),牠們的行動很緩慢,是目前已知鯊魚種類當中,游速最慢的鯊魚,且幾近全盲,每年身長僅生長一公分。格陵蘭鯊近來已被列為「近危」物種,實在不容許因為工業化捕撈而讓這般獨特的動物從北極海裡消失。

3.塑膠垃圾

捕漁船隊向大海丟進大量的垃圾,尤其是塑膠製品。當舊魚網、繩索或是隨身個人物品不再使用後,便向船外傾倒,這對海洋生物造成無以言喻的傷害。2014年夏季,在斯瓦巴群島沿岸,就發生兩起北極熊被塑膠捕撈魚具纏裹的事件。所幸牠們最後被安全解救,但是在過去幾年內,就有數以萬計的廢棄漁網被丟進這片脆弱的海域當中。

4.噪音污染

越多的工業化捕撈,就代表有越多的水下噪音。漁船產生的聲響經由水這個介質而更加放大,嚴重影響海洋哺乳動物像是獨角鯨和白鯨,牠們利用聲音來溝通、感知自己身處的世界,也利用聲音尋找食物,或是發出警戒聲響以提醒同伴。但是船隻所產生的噪音會干擾牠們的日常生活,迫使他們逃至更安靜的區域,讓這些近危的哺乳動物更加難以覓食和繁殖。

5.交織在一起的生態系統

我們都曉得,生命的網絡是互相牽連、交織在一塊的,雖然目前對於北極海洋的相關科學研究仍然不多,無法明確得知北極圈內的陸地與海洋的生態系統是如何相互影響。然而,可以確認的是,牠們彼此之間互相倚賴。舉例來說,底拖網會壓碎像是蚌類和蠕蟲等等這類以海床為棲地的軟體動物,這表示依賴蚌類為生的海象,牠們的食物來源便會減少。海象是容易受到驚嚇的動物,太過密集的聚集,容易讓牠們因大規模驚嚇、逃竄而發生踩死其他同伴的悲劇。此刻,海象正面臨因為賴以維生的海冰減少,被迫得群聚在陸地上而承受生存之苦,對於海象的處境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早已面臨沉重壓力的北極生態系統,深受氣候變遷、鑽油威脅、工業化捕撈,與塑膠污染的傷害。請加入我們,展開行動,守護北極與海洋!

 

13.80年內將有「致死熱浪」 研究:全球3/4人口都遭殃

新聞刊登時間︰2017/06/21

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

 

「對於熱浪,我們的可能選項只有糟、很糟兩種。」研究人員警告,如果人類持續大量排放溫室氣體,全世界有3/4人口將經歷「致死熱浪」。

英國獨立報報導,研究人員估計,2000年時,全球1/3人口至少身處致死氣候環境20天以上。如果人類持續排碳,本世紀末,這個人口比例將從1/3增加到74%。就算採取「最積極」的減碳措施,2100年前仍至少有47%的人口將遭遇致死熱浪。

一份文獻回顧研究發現,1980年起,地球上有1900個地方的居民死於炎熱潮濕的氣候,包括2010年的莫斯科(1萬800人死亡)、2003年的巴黎(4900人死亡)和1995年的芝加哥(740人死亡)。

科學家認為,氣候變遷速度太快,人類不太可能演化出更好的高溫適應能力。有項研究發現,人類活動改變氣候的速度是自然的170倍。如此快的暖化速度已經造成許多動植物的生存問題。

研究主要作者、夏威夷大學教授莫拉(Camilo Mora)說:「對於熱浪,我們的可能選項只有糟、很糟這兩種。全世界許多人已經經歷熱浪摧殘,而氣候模型顯示熱浪不但將持續下去,如果碳排沒有減少,還會更嚴重。

「人體只有在核心溫度37 °C上下微幅的範圍內才能正常運作。熱浪對人而言是個顯著的風險,因為高溫可將人體溫度提高到可造成生命危險的程度,加上高濕,情況將更嚴重。」

如果持續排汗散熱,人體可以在超過37°C的環境存活。但是高濕環境下,空氣中水氣飽和,排汗散熱效率會變差。因為人體就會產熱,休息狀態約產生100瓦,高濕加熱浪甚至在環境溫度37°C以下就能致死。

「老年人特別容易受致死熱浪影響,而都市化程度上升使熱島效應加劇。我們的研究顯示應積極減少暴露於致死氣候的機會,並從最需要適應能力的地方著手。」研究人員表示。

 

14.觀點投書:從氣候變遷看軌道運輸所面臨的契機與挑戰

新聞刊登時間︰2017/06/22 07:01

轉載自風傳媒

 

巴黎氣候協定承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把全球溫度上升幅度控制在攝氏2度之內,以有效減緩氣候變遷的風險。歐盟國家在能源、工業、運輸、住宅、農業等5大部門中,其中運輸部門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唯一在其2030年中期目標上,無法達到與1990年基準相比減少的部門,顯見運輸部門在減排二氧化碳面臨巨大挑戰。

 

一、軌道運輸之二氧化碳排放量

軌道運輸在歐盟運輸部門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量所占比率最低約1.5%,市佔率達到9.1%,表現較公路運輸出色,反映出軌道運輸正面發展趨勢。全球有240個成員鐵路機構的國際鐵路聯盟(UIC)在聯合國紐約氣候峰會中,也提出低碳永續軌道運輸願景,相較1990年基準,努力在2030年減碳幅度可以減少50%,鼓勵發展軌道運輸成為具有氣候中和特色的綠色運輸選項。

 

二、能源消耗與再生能源的使用

能源消耗少的運輸系統可以提升應對氣候變遷威脅。歐盟運輸部門之公路運輸能源消耗比例最大 (72.8%),而軌道運輸能源消耗僅佔1.3% 。

在間接性減碳層面則鼓勵提升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如太陽能、風力等綠色能源),減少使用非再生能源(如核能、煤碳、石化燃油、天然氣等)。歐盟運輸部門預計於2020年使用再生能源比例達到12%的目標,其中軌道運輸使用再生能源的比例最高,在2011年就已超過該目標,預計至2020年可以達到35%。未來除鼓勵將交通運具轉移至軌道運輸系統,也將持續發展軌道科技,提高能源效率以減少能源消耗。

台灣軌道運輸電氣化的程度較歐盟國家為高,但使用再生能源的比例遠較低,部份原因為台灣再生能源發電占總發電量比例仍低(預計2025年可達20%),顯見未來努力空間與挑戰仍大。

 

三、極端天氣考驗軌道運輸系統的調適能力

氣候變遷所造成的極端天氣現象,嚴重將導致陸面交通中斷。以豪大雨造成淹水災害為例,交通基礎設施多以200年洪水頻率作為設計標準,過去200年才出現一次的洪水頻率,現在出現頻率已逐漸增加,且有可能成為新常態。

軌道運輸與公路運輸均屬於維生基礎設施,需強化耐災力與回復韌性。在調適作法上,除透過區域性排水外,本身也可強化設計標準、監測功能與應變措施,以及增加軌道與公路互為交通替代方案,降低氣候變遷影響下的脆弱度,使得在極端天氣事件下的負面衝擊最小。

 

四、電動車科技進展迅速,對同為綠色運具的軌道運輸是挑戰也是機遇

因應氣候變遷,各項綠色產業發展迅速,電池材料的創新促使電動車成為新興綠色運具。但電動車在面對公路面積與停車場等土地需求時,仍將是一項實務難題。

軌道基礎建設之土地面積在歐盟運輸部門中僅佔4%,而公路運輸則佔約93%的土地。軌道運輸具有較佳的土地使用效率,平均每一運輸單位(旅客公里)也僅約公路車輛之28%,較少的土地需求,有利於提高造林效益,減緩二氧化碳排放。

近來如Uber共享車、特斯拉電動車、自動駕駛車等科技創新發展迅速,但在運輸本質上並未大幅改變土地使用需求方式,仍仰賴公路網與停車場等基礎建設,而較多的土地需求對生活環境潛在衝擊也較大。

筆者認為電動車科技的發展對軌道運輸是挑戰也是機遇,兩者在運輸距離、節點連結性、公共性等層面各有定位,宜規劃結合發展為複合式綠色運輸系統,使具有氣候中和特色,不破壞未來長期氣候穩定。

 

五、軌道運輸在每一世代都賦有特別的發展願景

回顧軌道運輸發展史,軌道車輛之動力型態不斷演進,從最早的馬匹、蒸汽機、燃煤、燃油,逐漸到注重能源效率與環境友善的電氣化以及磁懸浮動力系統。即便是相同的電氣化動力型態也具備與時俱進的能源效率進展,有助軌道運輸在排碳減緩策略上因應氣候變遷威脅。

在工業革命時代,1830年英國在利物浦港口到曼徹斯特之間興建了全球第一條有意義的鐵路,不僅加速人員流動,也將原物料大量運送至工業城市,促進英國工業革命進一步發展。隨著鐵路網的擴建延伸,市郊遠處的馬鈴薯、鮮魚、麵粉、蔬果等被大量送進倫敦,繼而改變了倫敦市民的飲食型態。在那個世代我們看見軌道運輸所參與促進的工業發展特色與城市生活型態的改變。

現在,我們面對具有跨區域與跨世代特性的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議題,在低碳生活的願景發展上,軌道運輸仍將扮演適宜的大眾運輸工具,並在商務、通勤、旅遊等層面,賦予城市生活符合時代意義的面貌。筆者認為公路電動車與軌道運輸結合的複合運輸系統,也有機會成為未來最具有氣候中和特色的綠色運輸系統 ,讓下一世代可以保有永續發展的氣候環境。

 

15.空污嚴重 巴黎再次限制高污染車輛進入市郊

新聞刊登時間︰2017/06/22

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

 

巴黎連續三天高溫後,空氣污染嚴重。巴黎警察局決定6月22日將實施機動車限行措施。凡是1997年上車牌的老車或者機動車污染排放水準在4和5級的車輛將無法在巴黎市區和周邊地區行駛。局法國全天候電視台BFMTV公布的數據,有2百80萬輛汽車不符合標準,22日無法上路進入巴黎市郊。

按照車輛污染水平「區別限行」措施從巴黎時間6月22日清晨5點半起截至午夜。載重貨車不得進入巴黎市內,必須繞行。

為了配合區別限行交通措施,巴黎將免費提供公共租賃自行車。巴黎電動汽車租借系統 Autolib'也在巴黎大區交通工會的號召下,將向用戶提供3.80歐元全天抗污染票證。

巴黎警署表示,巴黎市政府和周邊地區每次實施限行措施可以減少32%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16.熱!新北市若逾38度 街道將灑水降溫

新聞刊登時間︰2017/06/28 14:52

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梅雨季結束後,新北市連日高溫悶熱,前天中央氣象局板橋站測得攝氏36.2度,是當天北部平地最高溫,新北市災害應變中心表示,根據天氣風險公司預測,接下來新北市多數地區將有四成機會,出現攝氏37度以上高溫,一旦氣溫達到攝氏38度、或連續3天達到攝氏37度,新北市將啟動高溫防範機制。

新北市消防局表示,新北市一旦氣溫達到攝氏38度、或連續3天達到攝氏37度,災害應變中心就會啟動高溫防範機制,包括環保局會在市區道路、特別是缺少路樹遮蔭的路段灑水,降低環境溫度。

勞工局加強宣導雇主提供足夠飲用水,讓勞工飲用,並減少在高溫環境下工作,並請工會宣導預防中暑。社會局加強對獨居老人、街友關懷,宣導防範高溫措施,並視需要提供避暑地點。

教育局加強宣導學校醫療保健及防熱,並機動調整戶外活動課程。衛生局宣導轄內醫院加強熱傷害患者加強照護,並加強訪視長期照顧中心個案。

消防局表示,目前還沒有因天氣炎熱發生熱傷害的特殊案例,提醒市民在戶外高溫炎熱期間盡量減少外出。民眾在外如需要避暑,可就到區公所、派出所、消防隊、圖書館等單位協助,建議注意防曬並補充水分及電解質,防止中暑。若有暈眩、頭痛、全身衰弱、噁心、嘔吐等身體不適情況,可撥打119求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