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歷年低碳社區發展簡訊

低碳社區發展簡訊_第10707期

2018/7/31 0:0

1.簡樸不一定環保:在地食材、資源回收對環境真有幫助?
2.前瞻新資本市場論壇/永豐金控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催動綠色金融
3.澳洲大堡礁珊瑚白化加劇 報告籲減排溫室氣體
4.居民減開車改步行騎單車 綠化帶社區溫室氣體排放降
5.塑膠生產和氣候變遷有關?石化副產品讓地球越來越熱
6.新北市府率企業節電 朱立倫:目標年省1.5億度
7.永續農業全球正夯!日本與荷蘭等國值得借鏡
8.綠能真的比較環保,研究已證實風能排碳量為燃煤百分之一
9.酷暑高溫要人命 美團體請願:保護戶外勞工
10.綠能屋頂示範台南跑最快,7 月起陸續併聯發電
11.一年拚省1.8億度電 節電拿好康202店享優惠
12.氣候變遷 英國酷暑20年後恐成常態
13.熱浪殺人、野火焚城、連北極圈城鎮也飆破32度……全球氣候拉警報,未來只會更糟!
14.暖化加劇 北歐熱浪將增1倍
15.新北環保小局長結業 劉和然授章不忘提深澳電廠
16.全美夏夜氣溫攀升快 老幼病患風險提升
17.環保扎根校園 種子部隊結業
18.北市路燈全面LED 一年減碳約25座大安森林公園固碳量
19.氣候變遷加劇 歐洲熱浪成常態

 

 

 

 

 

 

 

 

 

 

 

 

 

 

1.簡樸不一定環保:在地食材、資源回收對環境真有幫助?

新聞刊登時間︰2018/07/02

轉載自鳴人堂

 

購買在地食材

在地食材主義者(locavorism)是一群傾向選擇當地生產食材的人,譬如住家方圓百里內。如果有得選擇,他們會購買當地種植的蘋果,而非從幾千英里外運來的蘋果。他們也會盡可能購買當令食材。當然,每個在地食材主義者具體實踐的程度不一,但此一生活哲學背後的思維是一樣的。

他們認為當地生產的食物通常品質較高,因為是新鮮的;也因為這些食材通常是由社區支持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CSAs)、有機農場、社區菜園或家庭後院小規模種植的,比起把蔬果灑滿殺蟲劑、替動物注射類固醇和抗生素的工業化農業更健康、更值得信任;再者,在地農產品所需的能源和運輸需求也比較低。在都市和城鎮裡,對在地生產的渴望促進了小規模農業的發展,也使許多空地被改造成社區菜園,用怡人的綠意改善都市景觀。

購買在地食材也是一種參與及支持當地社區的方法,讓金流在自己居住的區域循環,維持當地的經濟活動,而非將金錢送到遙遠的農產企業手中。最後,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在地食材主義鼓勵家庭菜園,除了上述好處,還能讓人們走出門、運動,以及接觸自然。

 

購買在地食材對環境真有幫助?

懷疑論者和批評者能針對上述每一點提出反駁。只有適合當地種植的食物,才算得上最好的新鮮食物。佛羅里達柳橙就算經過冷凍和運送,也比氣溫較寒冷地區種出來的柳橙好。在農夫市集購買的產品並不一定比來自大型農場的超市產品更值得信任,因為超市的食品都必須經過檢驗、符合政府規範。再者,計算生產及運輸所消耗的能源是極困難的事,但不假思索地認為在地等於節能是錯的。

 

麥可.斯佩特(Michael Specter)在《紐約客》的文章中,提出對碳足跡概念的觀察:

有很多因素都會影響一項產品的碳足跡:耗水量、種植及收成的做法、肥料的用量和種類,甚至必須考慮包裝程序所使用的燃料。海運比空運少了六成碳排放量,而且船隻也不需要高速公路。

雖然聽起來違背直覺,但你專程驅車到住家幾英里外的自助農場所採的莓果,其單位莓果碳足跡可能比超市那些從另一個大陸大量運來的莓果還高。都市中的社區菜園或許景色怡人,但若目標是減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那塊地其實拿來蓋公寓大樓還比較好——這是目前最節能的居住形式。

懷疑論者也會主張,以小規模農業和植栽作為支持在地經濟的方法,其實不太有效率,這就是為什麼比起擁有規模優勢的農產企業,社區支持農業和小型有機農場必須奮力求生存,而且售價通常偏高。懷疑論者還會指出,事實上,我們大部分的錢都是花在從遠方運來的非食用商品,所以就算購買當地食材能帶來任何小小的好處,相較之下仍是徒勞。

在這場辯論中,雙方各有各的道理。不過,批評在地食材主義的人沒有意識到,偏好自家種植與在地蔬果通常是整體中的一環,這個整體包含了對特定生活方式的一般觀點和一整套承諾。其中或許存在某些不足或矛盾之處——哪種生活方式不是如此呢?——但不論如何,這仍是實現特定價值的嘗試,而且值得一試。

若有更多人認同這些價值並化為實踐,環境便真的能夠獲益,世界也真的能變得更好。與工業農場相比,小型有機農場確實以較人道的方式對待動物,造成的污染與土壤侵蝕問題也較小。自耕蔬菜通常比大規模生產的更加營養,也更令人滿意。農夫市集、社區支持農業和在地小型商店提供巨型商場崛起後失落的互動場合。園藝使人和自然不那麼疏離。

 

資源回收

鼓勵個人減低對環境造成的傷害是有其價值的,不僅因為個人造成的傷害將減少,而且還能讓關心環境成為社會的預設態度,這態度扎根後逐漸向外散播,一旦傳播開來,其實際價值也跟著提升。資源回收的成長就是很好的例子。

回收特定材料如鐵、銅或木料的行為自古以來就存在,但直到七?年代開始,政府機關才開始實行資源回收的相關計畫。資源回收對環境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節省資源與能源(因為資源回收所消耗的能源比從頭製造來得少)、減少溫室氣體及其他空污氣體的排放,也減低了垃圾掩埋量。

當然也有人批評資源回收。例如,經濟學家麥可.芒格(Michal Munger)論稱大部分的資源回收都是無效的,甚至是荒謬可笑的。

他描述了北加州羅里市的情形:當地政府希望能停止回收環保玻璃,因為用原始材料製造全新的玻璃通常成本較低,也比重製來自回收瓶罐的磨碎玻璃所消耗的能源還少。但羅里的居民對資源回收的理念非常堅持,還投票表決繼續將玻璃列入在資源回收項目裡。

最後是玻璃製品被集中、分類,然後倒進垃圾掩埋場——一個毫無意義的沒效率行為。芒格還描述了一個他在智利目睹的荒謬場景:人們在星期六早上開車前往資源回收中心,排上很久的隊,引擎持續運轉,只為了丟幾個瓶罐到回收桶裡。

這些做法表面看來確實愚蠢,也肯定還有許多立意良善的政策旨在減少浪費、污染或能源消耗卻失敗得一塌糊塗的例子。但拿這些案例質疑資源回收是狹隘的,因為這些質疑過於專注細節,而忽略了更為弘大長遠的脈絡。

 

資源回收對環境有幫助嗎?

誠如前文所述,許多環境問題極為複雜。某特定回收行為或回收計畫對環境是否有益取決於許多因素:回收什麼東西(回收鋁罐能節省的能源遠勝過玻璃)、在哪裡回收(英國不如法國適合回收環保玻璃,因為英國產的葡萄酒不多)、回收方式(貧民窟居民在垃圾堆中翻揀比高科技處理廠所需的燃料少,但後者是比較安全的工作環境)、回收科技的品質、參與回收計畫的人數,以及沒有回收的廢棄物怎麼處理。同樣的,資源回收是否符合成本效益也取決於一長串變因。

但不可否認的是,整體來說,越多人投入資源回收——還有購買回收再生產品(此一選擇偏好出自同樣的價值觀)——不論從成本角度或對環境的正面影響來看,資源回收技術都將變得更有效率。

隨著參與人數的增加,「規模」的益處就會開始顯現。一輛卡車在一個社區行駛的距離不變,但收集了更多回收物。於是被送到掩埋場的垃圾變少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