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國內外低碳新聞

推循環經濟從「物質流」下手 環保署、經濟部聯手促產業轉型

2020/1/6 0:0

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經常被認為是光譜兩端的衝突立場,不過,攤開環保署創立近50年來的大事記,也曾有過兩次和經濟部的密切合作。在1998年時,為因應「京都議定書」的全球承諾,前環保署署長蔡勳雄任內與經濟部共同招開全國能源會議、制定二氧化碳減量目標。而第二次則在時隔20年後,為推動「循環經濟」,環保署與經濟部再次聯手合作。

經濟部以產業轉型與接軌國際為目標,希望大力推動產業朝向循環經濟轉型,搭建媒合產、管、學的平台,統整物質流大數據,確立苛責機制,借助國營事業帶動產業轉型。

環保署則以永續發展為目標,分別透過金屬、有機、塑膠、建築、石化等不同產業類別的需求進行輔導,串聯上中下游業者,讓錯置的廢棄物可以成為資源,同時減少資源的耗損與廢棄物的產生,進而減輕環境負擔。

台灣仰賴進口資源 循環經濟或將成未來轉機

台灣循環經濟高峰會上,環保署廢管處處長賴瑩瑩表示,全球天然資源耗盡是不爭的事實,台灣是一個缺乏天然資源的島國,大部分的原物料都需要仰賴進口,「台灣有76%的資源須進口,特別是金屬與化石燃料都接近100%進口。」他指出,2017年台灣從國外進口了2億5500萬噸的資源,只出口7800萬噸的產品,根據環保署統計只有6600萬噸進入循環再利用。

過去國內生產毛額(GDP)常被視為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掛鉤的重要數據,只要國家經濟成長愈高、溫室氣體排放量也會愈高。然而,賴瑩瑩說,在1998年能源大會後,政府與各界積極提出減碳作法,台灣的溫室氣體排放在2005年起開始與經濟成長脫鉤,「顯見這樣的改革並非做不到,經濟可以持續成長,而環境的破壞不會因此擴大。」

賴瑩瑩提到,台灣為接軌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環保署將輔導產業優先使用再生料或可再生之物質,在2020年時,達成資源循環利用率提高到17%、人均物質消費量由2016年的11噸降至10.4噸、一般廢棄物減少7%、事業廢棄物減少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