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歷年低碳社區發展簡訊

低碳社區發展簡訊_第10607期

2017/7/31 0:0

1.土耳其熱浪創紀錄 觀光大城逼近攝氏45度
2.台灣傳鑫沼氣發電與太陽光電並行 綠電加倍
3.全球首條 智慧街道 倫敦亮相,走路就能發電還可獲得店家格扣互利互惠
4.氣候變遷沙漠恐變綠 專家:非好消息
5.Volvo 兩年後只生產電動車,中國政府是幕後推手
6.太旱、洪災交替... 極端氣候常態化
7.綠化覆蓋率高達50% 打造出城市生物多樣性的新加坡經驗
8.科學家:全球暖化會讓飛機越來越難起飛
9.氣溫升高8度 降雨多50% 亞洲本世紀極端氣候受創最重
10.歐洲艷陽很美嗎?它快燒毀義大利 370億台幣蒸發
11.注意到了嗎?極端氣候引爆連環餐桌危機
12.境內氣候80種 建立調適機制
13.英國正式宣布2040年起禁售汽油和柴油汽車

 

 

 

 


 

1.土耳其熱浪創紀錄 觀光大城逼近攝氏45度

新聞刊登時間︰2017/06/01 17:03

轉載自自由時報

 

土耳其2日在熱浪來襲下度過週末,創紀錄的高溫並在愛琴海(Aegean)地區引發森林大火。

土耳其國營的安納杜魯新聞社(Anadolu)報導,在土耳其南部的安塔利亞(Antalya),一個受到外國觀光客喜愛的城市,氣溫衝上了開始記錄以來的新高,達到攝氏45.4度(華氏114度)。

此外,根據自由日報(Hurriyet Daily News)報導,伊斯坦堡也有39.2度的高溫,整個城市的街道上空蕩蕩的,人們在熱浪下找尋遮蔽物,許多人在博斯普魯斯海峽(Bosphorus)游泳尋求降溫。

此外,在愛琴海岸也出現創紀錄高溫。根據地方官員說,伊茲米爾省(Izmir)的孟德瑞斯區(Menderes),約有500公頃的森林發生大火,當局出動9架直升機和4架飛機尋求滅火。

至於鄰近的希臘也難逃熱浪侵襲,好幾個區域出現創紀錄的攝氏43度高溫,其中包括雅典在內。

 

2.台灣傳鑫沼氣發電與太陽光電並行 綠電加倍

新聞刊登時間︰2017/07/03 10:14

轉載自RTI中央廣播電臺

 

台灣傳鑫能源在沼氣發電的發展速度領先業界,總經理許睿宬表示,沼氣發電技術及研發實力對於傳鑫而言已相當純熟且紮實,其關鍵在於發電機與流程模組化,台灣目前供應商有限,但傳鑫採用經認證國際知名大廠的發電機組及高規材料,確保沼氣發電系統建置的品質、穩定度及安全。整體而言,沼氣發電在技術部分並無太大問題,主要困難點還是在行政法規部分。

許睿宬表示,配合政府致力推廣再生能源,為有效改善畜牧廢水造成的環境污染,並成為替代性能源之一,傳鑫提供EPC畜牧場整套沼氣發電系統建置及維修服務,並以正面積極的態度排除設置障礙,加速推動各類別再生能源設置,達成生質能源的目標,提高資源循環利用率。

沼氣發電的原料來源很多,除了農業廢棄物可用來產生沼氣,目前主要來自畜牧場的動物排泄物,經引導進入特殊設計的發酵槽中,在溫度、菌種及各種專業配方的嚴格控制下,產生的沼氣供應發電機組,轉換成電力發電。如今政府各項補助方案釋出,大型畜牧場相繼投入,許睿宬亦鼓勵推廣小型畜牧場加入,利用區域型沼氣集中處理中心的設置,來改善整體畜牧業污水處理問題。

國內畜牧業的規模不小,但發展沼氣發電的畜牧場卻仍待推廣。傳鑫公司配合政府推動,在台灣已建置多場實績,吸引許多畜牧場主登門造訪,依照業主的需求,傳鑫團隊以專業的評估、現勘,協助場主進行「禽畜糞液收集系統與發電模式」之規劃、沼氣中心設施之概念設計及細部設計、水污染防治申請、各機關行政流程申請等,提供客製化解決方案,協助畜牧場主糞尿資源化,致力於將這些可利用的資源轉變為沼氣再生能源及回歸農地做為肥料,使在解決環境問題時,畜牧場主可專注於畜牧養殖,開創環境經濟共榮的最高價值。

在傳鑫建置的EPC案場,除了沼氣發電系統,亦利用案場屋頂上設置的太陽光電模組板,將太陽光能轉換成電能。太陽能最大的優勢在於「零燃料」,由太陽能發電系統所產生的電力,沒有廢氣的排放、也不會產生污染、更沒有噪音,是方便又環保的能源。如此雙管齊下,不僅符合最大的經濟效益,也達成政府推動綠色能源的政策目標,一舉多得。

許睿宬表示,利用畜牧場建置沼氣發電與太陽能光電,除了對土地友善外,畜牧業須面對的污廢水排放問題、有機肥處理等,都可在傳鑫設計的系統中處理完善,創造龐大的附加價值。在政策推廣下,以及業者技術提升,有助於產生可觀的環保與循環經濟。傳鑫公司秉持永續經營的理念,規劃及發展各項再生能源建置,行穩致遠的實踐綠能與畜牧及農業的結合,期望20年內讓再生能源達到最大的覆蓋率,取代污染能源和核能。

 

3.全球首條 智慧街道 倫敦亮相,走路就能發電還可獲得店家格扣互利互惠

新聞刊登時間︰2017/07/05

轉載自電腦王阿達

 

智慧生活用品幾乎環繞我們身邊,隨著科技進步人們更是積極尋找乾淨的再生能源,有沒有想過將每個路人的腳步化身為電力呢?在倫敦全球首條 智慧街道 終於亮相了,依靠行人的腳步就能發電供商家利用,還能為行人賺取消費者折扣,這種互利互惠的供需確實非常值得效法與欣賞。

在倫敦的 Bird Street 近來多了一個頭銜,那就是「全球首條智慧街道」,充滿科技感的週邊設計讓這條原本僅是灰調的街生氣盎然,行經 Bond Street、Oxford Street 和 Regent Streets 的行人可以利用 10 平方公尺的智慧人行步道來妥善發揮腳步的能量。

這條街的步道上裝置了能量收集轉換的 Pavegen V3 面板,能夠將行人腳步轉換為 5W 的連續功率,並且持續為路燈、藍牙發射器與揚聲器供電,當行人走在這條街道時可利用智慧手機上查看自己的腳步生產多少電力,並且還具有獎勵機制,而  Bond Street、Oxford Street 和 Regent Streets 的商家還組成了 New West End CO. 與短租預定平台 Appear Hear 合作,你可透過應用程式將發電成果兌換成折價券或優惠券。

這條步道除了腳下的科技外可以說是綠意充滿,改造後旁邊種植了綠色植栽兼任路燈的功能,沿路上有藍牙播放器營造的鳥叫分為,當然這些全都是靠你的腳步來供電,整體呈現一種自然與設計的融合,有打算或正在英國的朋友一定要去參觀看看,其實如果用在台灣人流大的信義區等逛街聖地,感覺也很不錯!

 

4.氣候變遷沙漠恐變綠 專家:非好消息

新聞刊登時間︰2017/07/06 13:06

轉載自RTI中央廣播電臺

 

研究顯示,由於氣候變遷,非洲沙赫爾沙漠(Sahel)恐變得濕潤很多,不過,這不必然是個好消息。

法新社報導,儘管可能會擁有更多水灌溉或放牧,但該區域同時恐也得面臨完全沒準備好要面對的毀滅性風暴與水災。

這篇研究刊載在「地球系統動力」(Earth SystemDynamics)期刊,共同作者、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中心(Potsdam Institute for Climate Impact Research)的李佛曼(Anders Levermann)說:「如此翻轉性的改變令人震驚。」

他在聲明中表示:「一旦氣溫到達臨界點,降雨型態可能在短短幾年內就轉變。」

李佛曼與他的研究團隊使用電腦模擬沙赫爾沙漠氣候變遷發展。

他們發現,全球暖化比前工業時代溫度增加超過攝氏1.5到2度,該地區的降雨就會改變,這也是2015年簽署的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設定的上限。

 

5.Volvo 兩年後只生產電動車,中國政府是幕後推手

新聞刊登時間︰2017/07/06 16:32

轉載自科技新報

 

華爾街日報(WSJ)分析指出,中國是全球最大汽車市場,因此中國政策一舉一動對產業變化是牽一髮動全身,隨著中國治理空汙政策逐步兌現,汽車大廠不得不跟著改變策略、加緊跟上,更別說現在 Volvo 的老闆是中國吉利汽車。

現在中國每年電動車銷售量可達 50 萬台,超過美國與其他已開發國家,中國政府上月更新電動車政策,旨在鼓勵生產更大容量電池的電動車,在此政策下生產高品質電動車的廠商將受惠,但不利於在電動車領域發展較晚的企業。

電動車快速成長打破市場對中國抑制生產的謠言。但是中國政府的確要稍微踩煞車,如同過去避免太陽能面板到風力渦輪機生產過剩的現象。政策調整後,現在生產高品質,電池續航力更久的電動車製造商,若沒有達到綠色汽車產量標準所面臨的罰則較輕,且生產高品質電動車可以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積分制度上中賺取積分,在市場上賣給其他負積分的廠商,成為一筆收入來源。

中國政府希望政策調整能夠在淘汰低品質產品同時保持生產力道。德國戴姆勒(Daimler)近日表示,將升級與中國合資企業共同使用的設備,以生產更多電動車。福特也表示將在中國生產電動車,計劃在 2025 年前將七成電動車產能移往中國。

福斯(Volkswagen)電動車設計也是以中國市場為核心,目標是在 2025 年前每年賣出 100 萬台電動車,其中六成銷往中國。日本大廠也不放過,本田(Honda)汽車宣布要在 2018 年於中國上市純電動車。

不過新政策對中國最大 SUV 製造商長城汽車而言沒有好處,因為 SUV 賣得太好,因此長城汽車的燃油消耗仍遠高於政府規定的目標,市場認為長城汽車短期內不會發展電動車,而吉利汽車相較同業可獲得較大利益。

中國十三五計畫明訂發展電動車產業,在政策扶植下已成為正在強勢發展的明星級產業,中國訂下 2020 年讓 500 萬輛電動車上路的目標。報導認為,中國政策加上全球汽車大廠的配合,將是推動電動車發展的最大幕後黑手。

 

6.太旱、洪災交替... 極端氣候常態化

新聞刊登時間︰2017/07/10 01:24

轉載自聯合報

 

隨著全球暖化,極端氣候不僅逐漸成為新常態,甚至出現加劇和交替出現的現象,美國許多地區經歷多年大旱後現在又遭遇洪災。極端氣候影響水利管理、風暴防範和糧食供應,甚至危及國家安全。

德州二○一一年經歷史上最乾的一年,四年後卻遭遇有史以來最嚴重水災。密西西比河水位二○一一年攀升至有紀錄以來最高,隔年卻降至史上第二低。北加州過去連六年大旱,連農業灌溉都成為政治棘手議題,結果今年年初降雨量比往常多出幾乎一倍,改寫一九八三年的紀錄。

加州水利局氣象學家安德森說:「我們可能處於歷史成為旁觀者的地區,這有點可怕因為歷史提供借鏡。」但美國總統川普已宣布,美國將退出試圖減緩氣候暖化的巴黎氣候協定。

麻省理工學院大氣科學教授伊曼紐說:「洪水與乾旱等水文極端事件是全球暖化危害最大的部分,因為會導致糧食與水資源短缺,進而引發武裝衝突。」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專家川柏斯則說:「隨著氣候變得溫暖,水文極端的兩種情況,乾旱與洪患將循環出現,且全球均溫每上升攝氏一度,濕度就會增加百分之七。」

美國國防部前年已將水災、乾旱與高溫列為與氣候相關的國安風險。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八日指出,美國今年來已遭遇九起損失逾十億美元的天災。美國史上十二個最熱年中,僅一個發生在一九九八年,其餘十一個出現在二○○三年之後。全球二○一四年至二○一六年,連年創下最熱年紀錄。

 

7.綠化覆蓋率高達50% 打造出城市生物多樣性的新加坡經驗

新聞刊登時間︰2017/07/11

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

 

今年(2017)5月,蘋果(Apple)第一間東南亞直營店在新加坡開幕,位於烏節路上的二層樓高店面,入口處已植下十多棵大樹,室內則利用綠色植栽延伸,與外頭街道綠蔭相呼應,此外,電力也標榜完全使用再生能源,是最環保的蘋果直營店。

蘋果直營店要連結的是外頭熙來攘往的烏節路,即便是地價高昂、滿街時尚精品店的市中心,烏節路上大樹高聳林立,翠綠樹冠為馬路遮蔭,車輛川流其間,猶如穿過市中心的綠色隧道。

為蘋果設計這家直營店的建築事務所表示,該店設計意在與社區和自然連結,營造「綠色果園」的形象,而此一設計的啟發,就源自新加坡「花園城市」的理念。

為綠樹包所圍的烏節路並不是新加坡街道的特例,事實上,新加坡的綠化覆蓋率約達50%,對比台北市5%的數字,等於比台北多種了九倍的樹木,人們視野所及,將近一半為綠色植物。如此景觀建設,起源自50多年前新加坡建國之初所立下的目標,如今新加坡街道已遍布高大美麗樹冠的雨豆樹,為市民遮陽擋雨,改善熱帶氣候、工業污染和高度城市發展下的生活環境。

國家公園局肩負重任,打造模擬森林型態的綠化城市

新加坡國土面積經由填海造陸已突破710平方公里,人口將近550萬人,是個典型的城市國家。隨著全球都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在全球永續發展的挑戰中扮演重要角色。

根據聯合國最新發布的《世界都市化展望報告》(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 Report),2014年全球54%的人口居住在都市中,到了2050年,將有超過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報告並指出,到2030年,人口1000萬以上的巨型城市會有41個。在在顯示,國際人口持續大量移居城市,且都市的範圍將越來越大。

新加坡作為一個城市國家,除了在有限的國土上大量植樹綠化,打造花園城市,其國家發展部下的國家公園局(National Parks),對於新加坡的生物多樣性保育政策肩負重任,力求發展出屬於城市的生物多樣性保育模式,保育新加坡代表性的生態系。

在國家公園局的管理下,目前新加坡有超過300個公園,也劃設了四個自然保護區,森林和保護區的面積約占國土的23%。

國家公園局生物多樣性中心主任陳莉娜表示,「城市裡的自然區是分散的,因此我們想要連結各個自然區,讓原生物種有更大的使用範圍。」

實際的做法就是,建構道路綠化網,讓道路中不同層次的高矮樹叢提供不同的物種生存。而當高大的樹冠向外擴展,就能連結起道路兩旁的植栽和建築,建築中的綠屋頂也彼此相連,這些不同高度的綠化植栽也包含水生植物,提供了不同動物的生存環境,例如蜻蜓、鳥類等等。從道路到建築的立體綠化模擬著森林,要讓新加坡不只是花園裡的城市,更有如森林裡的城市。

「新加坡指數」 強調城市在生物多樣性保育的重要

2010年是新加坡在國際生物多樣性保育作為上相當關鍵的一年。這一年,第10屆生物多樣性締約國大會在日本名古屋召開,生物多樣性公約祕書處在大會中宣告,過去10所設定的保育目標,一項也沒有達成。然而,會議中仍通過新的決議《名古屋議定書》與《愛知目標》,訂出未來10年的生物多樣性保育戰略計畫。

由於城市在生物多樣性的保育作為,有別於國家體系,世界各大城市也透過組織,如ICLEI,串連成立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夥伴關係。新加坡早在2008年的生物多樣性締約國大會(COP-9)上,即提議應建立一個指數,以衡量各個城市的生物多樣性保育成效。

經過幾次城市間的專家會議後,2010年正式提出了「新加坡城市生物多樣性指數」,或稱為「城市生物多樣性指數」(CBI),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也鼓勵各個地方政府,將這項指數拿來作為監測工具,以協助評估在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育的進展,並進一步提列到國家的報告中。

「各大城市在永續發展、綠化措施和保護生物多樣性上有很多作為,過去的指數都是為國家而設,因此新加坡提出了這樣的評估指數,讓城市能夠衡量其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具體成效。」 新加坡國家生物多樣性中心主任陳莉娜解釋。

生物多樣性提供城市生活所需、改善城市宜居性

提出新加坡指數,意在強調城市對於生物多樣性保育的重要性。

一般人認為城市和生物多樣性無法共存,城市有人類居住因此動植物相當貧乏,但陳莉娜表示,其辦公室不遠處就是新加坡植物園的雨林,這裡的生物多樣性提供了城市生活所需要的氧氣、食物、霧、水和土壤,我們的生存仰賴著生物多樣性,因此居住在城市裡的人不僅有責任、也要有資源保護好城市的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除了供應城市人的生活所需,國家公園局也強調,城市的綠化能夠補氧、固碳,吸收太陽輻射,降低空氣污染,保持水的平衡,以及透過遮蔭和蒸散調節城市的表面溫度,而公園和自然區域為居民提供休閒和教育的機會,有助於城市的宜居性。這些都是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價值。

新加坡指數由城市基本概況以及23項指標所組成。透過這些指標來衡量該城市的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提供的生態系統服務,以及城市對生物多樣性的管理。每一項指標有0到4分的分數級別,總分最高可得92分。初次基礎資料建立後,每三年城市要自行收集數值,以了解自己城市實際改善生物多樣性保育的作法和成效。

國家公園局指出,實際操作過新加坡指數的城市認為,這項指數可協助城市建構生物多樣性保育的能力,並可作為保育措施的指引,指標分數也有助於城市在生物多樣性保育行動和預算上設定優先順序。目前有超過40個城市採用這項指數,包括新加坡、庫里奇巴、曼谷、倫敦、河內、名古屋、法蘭克福、渥太華等。

新加坡在半個世紀前創建國家,政府同時也訂定了花園城市的目標,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對城市景觀和生物多樣性保育提出具體作法。新加坡城市生物多樣性指數的提出,更進一步將其身為城市國家對全球永續發展的責任,透過國際組織平台讓更多城市加入生物多樣性保育的行列。

 

8.科學家:全球暖化會讓飛機越來越難起飛

新聞刊登時間︰2017/07/14 08:13

轉載自中時電子報

 

美國研究指出,全球氣候暖化會使得未來飛機越來越難起飛,航空公司可能會因此被迫要減少運載的旅客數量和燃油。

科學家警告如果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持續下去,在高溫的時刻某些飛機的燃油效率和淨載重量可能會減少最多4%。這表示約10%到30%滿載的飛機必須要卸掉部分燃油、貨物和乘客,或是等氣溫降下來以後才能飛。

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生Ethan Coffel表示,這些重量限制可能會增加航空公司不小的成本,並對全世界航空營運產生影響。他建議盡快將氣候改變的考量納入中長程的計畫,才能有效做出應變措施。

減少4%重量表示一台160人座的飛機可能要少載12到13位乘客,因為當氣溫升高時,空氣變得較稀薄,飛機機翼產生的上升力道會減弱。按照飛機的類型和跑道的長度,若氣溫升太高一架滿載的飛機可能會無法安全起飛。這個問題在熱浪來襲時可能會更嚴重,研究顯示到2080年,世界各地機場的一年中最高日溫可以上升4到8度。

研究報告另一作者、該大學氣候學家Radley Horton表示,這種氣候暖化的影響,可以靠新引擎、新飛機機體設計和延長跑道來解決。但其他研究學這認為全球暖化可能會使危險亂流和頂風增加,海平面上升已經開始對某些主要機場產生淹水的威脅。

6月20日美國鳳凰城天港國際機場(Phoenix Sky Harbor Airport)出現創紀錄的高溫,氣溫高達攝氏49度,使得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43架飛機因此無法起飛。

9.氣溫升高8度 降雨多50% 亞洲本世紀極端氣候受創最重

新聞刊登時間︰2017/07/14 14:26

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亞洲開發銀行(ADB)的報告顯示,氣候變遷所造成日益升高的氣溫、極端天候和水災,亞洲各國將是全球受創最重的地區,全球氣溫升高不僅將改變亞洲氣候和農業樣貌,也可能使若干國家陷於存在性的風險。

ADB 14日根據和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調查的報告指出,若依照平常狀況持續下去,本世紀前,亞洲大陸氣溫將上升攝氏6度。亞洲若干國家將經歷非常炙熱的天氣,其中塔吉克、阿富汗和中國西北地區氣溫更預估將飆升攝氏8度。在亞太地區多處降雨將增加50%,恐引發多起水患。

ADB指出,若沒有改善措施,在本世紀前,若干東南亞國家稻米產量預測將銳減一半,西太平洋剩餘的珊瑚也可能白化和崩解,進而摧毀魚類生態和影響觀光。

舉凡農作物收成下滑和海洋珊瑚白化等傷害,將影響亞洲數百萬人民,也使糧食進口成本飆升數十億美元。

此外,持續不斷飆升的氣溫將奪走數萬名年長者的性命,而瘧疾和登革熱等致命或使人衰弱的病媒蚊疾病也可能蔓延。這些和其他日益擴大的噩耗將進一步驅使當地民眾遷徙,例如沿著太平洋島至澳洲,或從孟加拉到印度等路線。

 

10.歐洲艷陽很美嗎?它快燒毀義大利 370億台幣蒸發

新聞刊登時間︰2017/07/18 11:00

轉載自聯合報

 

全球暖化使熱浪與乾旱愈來愈常見,農作物更受到嚴重影響。今年南歐旱象恐令義大利與西班牙部分地區穀物產量減少至20年以來最低水位,義大利橄欖產量估計減少六成,橄欖油價格料將上漲。

 

義大利酪農 幫乳牛裝風扇抗熱

路透報導,在距離托斯卡尼海岸僅1英哩遠耕地上,義國酪農托契在幾個月前的冬天就發現今年恐怕會鬧旱災,他說,「到了春天竟還沒下雨,我們就知道情況已無法挽回」。他還得安裝風扇,幫他的乳牛抵抗熱浪。

 

西國最大穀物種植區 7成農作受損

而在西班牙最大穀物種植地區卡斯提亞和雷昂,旱象尤其嚴重,估計六到七成農作物受損。西國阿維拉省的農民皮諾說:「今年簡直是場災難,應該是1992年以來最嚴重的旱象,那時我還是個小孩。」皮諾表示,他的許多田地根本沒收割,因為收成不足以支付收割工人的工資。

 

西義兩國 將仰賴法英等國進口小麥

雖然歐盟全體是小麥主要出口地區,但西義兩國必須仰賴自法國、英國及烏克蘭等國進口小麥,預期2017-18年度西班牙軟質小麥進口量將大增逾40%至560萬公噸。另外,即便今年法國小麥料將大豐收,但歐盟小麥期貨價格,自6月初以來已上漲約6%。

 

遇蟲害又遇乾旱 義橄欖油產量下滑

此外,身為全球主要橄欖油生產國的西班牙和義大利,兩國產量料將下滑,但義國情況特別嚴重,因為近年來當地橄欖已深受病蟲害困擾,如今又遇到乾旱。根據國際橄欖理事會預估,義國產量將大減60%。

 

義農牧協會估計 農損恐逾10億歐元

在義國中部恩伯利亞地區古鎮阿梅利亞邊緣種有約4000棵橄欖樹的蘇阿托尼說,很多橄欖枝結實前就枯萎了,他說:「我們預期今年產量將比去年少50%,希望不會如此,但很難有好收成。」其他的農作物也因乾旱受損,義國農牧協會估計該國農民恐損失超過10億歐元。

 

用水量受限 杏仁、開心果也被波及

西國青年農夫協會分析師烏卡留說:「乾旱正或多或少地影響西班牙所有農作物,甚至是溫室裡的農作物,因為可用的水量遭到限制。」杏仁和開心果等堅果的產量也急遽下降。烏卡留說:「我們預期今年杏仁產量將比去年下降23個百分點。」

科學家指出 這類熱浪將愈來愈頻繁

有些人認為,氣溫上升是個長期趨勢,而這威脅到南歐地區的農業生存能力。科學家也指出,類似今年的熱浪將愈來愈頻繁出現,而這也跟人為的氣候變遷有關。


 

11.注意到了嗎?極端氣候引爆連環餐桌危機

新聞刊登時間︰2017/07/24 15:48

轉載自聯合報系-願景工程

 

食材變貴 貧窮加劇 氣候變遷已提高餐桌成本

儘管國際油價處於低檔已三、四年,但這幾年我們都明顯感覺荷包變薄了。走進麵包店,門口貼著漲價公告,就算沒漲,掂在手心也發現縮水了,到早餐店,不論是點肉排蛋還是照燒雞腿排都變貴了;進口奶粉更漲個沒完,讓家有嬰幼兒的家長眉頭深鎖。

為什麼食材這幾年身價愈來愈高貴?背後有一雙看不見的手—極端氣候。屢刷新紀錄的熱浪與乾旱,造成大部分黃小玉(黃豆、小麥、玉米)產區產量減少,帶動長期漲勢,全球陷入糧食危機,更連鎖推升食材成本,油價早已跟物價脫勾,也讓仰賴進口的台灣吃足苦頭。

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對很多台灣人來說,過去只是抽象名詞,但台灣經歷了這幾年的大寒、大酷、旱澇交替,氣候變遷早已在餐桌具象化。不論科技如何發達,農業永遠是極端氣候下最直接的受害者,光去年迄今,從蔬果到禽畜水產養殖類,你我日夜仰息的餐桌都因氣候變遷而改變了風貌。

大寒大暑 旱澇交替 美2015年已列為國安風險

台灣只不過是全球氣候變遷下的縮影,極端氣候影響的不只水利管理、風暴防範、疫病增加和糧食供給,甚至危及國家安全。美國國防部在二○一五年已將水災、乾旱與高溫列為與氣候相關的國安風險。

當極端氣候衝擊農業成常態,不光是餐桌上少了幾道菜餚,更加劇貧窮與健康威脅。亞洲開發銀行甫發表的報告指出,亞洲將是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的重災區,包括本世紀結束前,東南亞部分國家的稻米產量將減少百分之五十,亞銀預警,若亞洲沿襲目前應對氣候變遷的方式不改變,將導致巨大經濟損失,毀滅數十年來經濟發展許多成果,包括掃除貧窮。

天候異常更造成動植物變異,根據聯合國環境規畫署去年中報告,農作物為了對抗極端氣候,產生更多化學物質保護自己,熱帶和亞熱帶發展中國家的農夫,正面臨大規模農作物有害毒素累積的問題。二○一三年肯亞基利菲有兩名孩童因為吃了氣候異常致累積過多氫化氧的木薯而死亡的案例,報告也指出,氣溫上升兩度就會增加黃麴毒素影響農作物的風險。

美國「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今年初研究也發現,海洋暖化可能導致愈來愈多貝類感染致命毒素,人類若吃下肚,嚴重者可能致死。

專家更警告,極端氣候將帶來更頻繁、嚴重的糧荒,一場因氣候變遷引發的糧食戰爭、餐桌危機已是現在進行式。

面對正在你我餐桌上演的氣候變遷,我們該怎麼做?別人又如何因應?如何讓農業面對氣候變遷更具調適力?聯合報願景工作室今起一連四天,推出「餐桌上的氣候變遷」專題,深入探訪台灣許多已自發性展開對抗氣候變遷的人與地,更將視角拉到鄰近的南韓與遠在南美洲的秘魯,看看他們如何從科技與傳統中尋找面對未來的知識,也試圖找出台灣農業對抗氣候變遷的解方。

 

12.境內氣候80種 建立調適機制

新聞刊登時間︰2017/07/26 00:30

轉載自聯合報

 

今年一場急降雨重創秘魯,秘魯農業部表示,除了持續鼓勵傳統梯田復耕,運用地方傳統農作系統如普諾的「waru-waru」,面對前所未見的天災,也要納入「科學技術力」,像是治水、適地適種,試辦溫室、結合氣象資料預警等,都是未來對應氣候變遷的策略。

秘魯不只是農產大國,更是南美洲的美食大國,這裡的年輕人的第一志願是當廚師。不過,秘魯氣象水文局局長瑪媞絲指出,秘魯過去四十年來,每年平均溫度約提高零點二度,雪線往五千公尺以上上升、冰河覆蓋區也減小,各地區的降雨量改變,叢林區雨量往下降,沙漠型氣候的地區,雨量卻往上升。

秘魯農業部資深顧問馬力歐說,「農作物對於秘魯無比重要」,過去農業部持續與國際組織、地方農民合作推動多樣化的耕種,像是鼓勵原住民進行馬鈴薯保種、在地住民種植多樣化玉米等等,減少極端天氣的衝擊;此外,也持續鼓勵農民找回可應變極端天氣的傳統農作技法。

不過,極端天氣難以預期,馬力歐舉例,像秘魯這次到的急降雨,就是過去從未遇到的天氣型態,未來將結合氣象資料、提早預警、透過大數據等方法,呼籲適地適種或轉種;過去降雨量很少的地方,未來也要投入排水設備、水道等。另外,也要納入較為精緻、高技術的溫室栽培。

秘魯地勢狹長且有超過八十種氣候形態,馬力歐說,這樣的環境讓各地區作物可互相支援,當北邊的檸檬受損時,南邊的檸檬可以支應,這次首都物價飛漲,他們也要建立起農產品調配機制,減少供需失衡。

 

13.英國正式宣布2040年起禁售汽油和柴油汽車

新聞刊登時間︰2017/07/27 00:30

轉載自中國氣候變化信息網

 

英國政府26日宣布,將於2040年起全面禁售汽油和柴油汽車,屆時市場上只允許電動汽車等新能源環保車輛銷售。

英國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部當天公佈的解決道路污染計劃顯示,英國政府將確保2050年道路上不再有汽油和柴油車行駛,這意味著從2040年起政府將不允許汽油和柴油車出售。

計劃還提出,地方政府應出台具體措施,如改裝公共汽車、改善道路佈局以及徵收污染稅等,以改善污染嚴重地區的空氣質量。

一位政府發言人表示,解決道路污染計劃總投資約30億英鎊(約合39億美元)。

根據英國汽車製造商和經銷商協會公佈的6月份銷售數據,英國新能源車僅佔汽車銷量的4.4%,未來市場空間巨大。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為了在全國各地安裝快速充電點,以便司機可在半小時內完成充電,英國需要進行大量投資。

汽車製造商對此已有準備。德國寶馬汽車日前宣布,將於2019年開始在英國牛津工廠生產純電動Mini汽車。本月早些時候,瑞典汽車製造商沃爾沃表示,從2019年起公司所有新車型都將配備電動引擎。

本月早些時候,法國宣布將在2040年前禁止銷售柴油和汽油汽車。挪威此前也宣布,到2025年前禁止銷售化石燃料汽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