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國內外低碳新聞

脆弱北極海洋,正面臨5個鮮為人知的威脅

2017/6/30 0:0

新聞刊登時間︰2017/06/20

轉載自GREENPEACE綠色和平

 

您也許知道,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已使北極海冰以驚人的速度正在消融。北極冰融,使得北極地區門戶大開,石油公司和捕撈船隊得以一路向北、長驅直入,駛向從前不曾抵達的領域;但您可知道,他們敲開北極大門,正貪婪地利用各種方式想開採這片位在地球極北、未經探勘的純潔海域嗎?

北極海冰快速消融,這是一道警鐘,讓人們聽見不限於北極更關乎全球的危機。但是傳到一些人的耳裡時,卻變成商機。您或許也認同,這些人錯得有多離譜,為了獲取更多的資源,竟然利用海冰消失,在這片原始、未受污染之地到處鑽探,不顧可能造成的環境問題。不過,您可知道在北極海域大肆工業化捕撈會帶來什麼風險和嚴重後果嗎? 

以下,向您介紹因為破壞性捕撈方式,對北極海洋產生的5個威脅:

1.底拖網捕魚

「底拖網」是一種重型捕撈漁具,將魚網沉至海床拖行,除了會大規模掃蕩各種海中生物,像是海鰓(或稱海筆)、珊瑚和陽隧足(海星的近親,又稱作「海籃」)之外,底拖漁網還會夷平海床,讓生物失去遮蔽和棲身之處。綠色和平透過衛星數據和實地普查,發現在挪威北部、斯瓦巴群島(Svalbard)周圍脆弱又敏感的北冰洋上,進行底拖網捕魚作業的船隻是逐年增加。當底拖網現形在未受人為污染、生態系統不曾被探索的海域時,這對北極的影響是相當致命的:未知的物種可能從此消失,只有破壞後的痕跡留下。

2.混獲

許多北極魚種的棲息地接近海床,因此,當底拖網船隻捕獲像是鱈魚和黑線鱈這類的目標魚種時,底拖網還會鏟起它所經之處的每種海底生物,捕捉並殺害其他非目標性的物種。例如神祕的大型鯊魚「格陵蘭鯊」(或稱小頭睡鯊、大西洋睡鯊),牠們的行動很緩慢,是目前已知鯊魚種類當中,游速最慢的鯊魚,且幾近全盲,每年身長僅生長一公分。格陵蘭鯊近來已被列為「近危」物種,實在不容許因為工業化捕撈而讓這般獨特的動物從北極海裡消失。

3.塑膠垃圾

捕漁船隊向大海丟進大量的垃圾,尤其是塑膠製品。當舊魚網、繩索或是隨身個人物品不再使用後,便向船外傾倒,這對海洋生物造成無以言喻的傷害。2014年夏季,在斯瓦巴群島沿岸,就發生兩起北極熊被塑膠捕撈魚具纏裹的事件。所幸牠們最後被安全解救,但是在過去幾年內,就有數以萬計的廢棄漁網被丟進這片脆弱的海域當中。

4.噪音污染

越多的工業化捕撈,就代表有越多的水下噪音。漁船產生的聲響經由水這個介質而更加放大,嚴重影響海洋哺乳動物像是獨角鯨和白鯨,牠們利用聲音來溝通、感知自己身處的世界,也利用聲音尋找食物,或是發出警戒聲響以提醒同伴。但是船隻所產生的噪音會干擾牠們的日常生活,迫使他們逃至更安靜的區域,讓這些近危的哺乳動物更加難以覓食和繁殖。

5.交織在一起的生態系統

我們都曉得,生命的網絡是互相牽連、交織在一塊的,雖然目前對於北極海洋的相關科學研究仍然不多,無法明確得知北極圈內的陸地與海洋的生態系統是如何相互影響。然而,可以確認的是,牠們彼此之間互相倚賴。舉例來說,底拖網會壓碎像是蚌類和蠕蟲等等這類以海床為棲地的軟體動物,這表示依賴蚌類為生的海象,牠們的食物來源便會減少。海象是容易受到驚嚇的動物,太過密集的聚集,容易讓牠們因大規模驚嚇、逃竄而發生踩死其他同伴的悲劇。此刻,海象正面臨因為賴以維生的海冰減少,被迫得群聚在陸地上而承受生存之苦,對於海象的處境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早已面臨沉重壓力的北極生態系統,深受氣候變遷、鑽油威脅、工業化捕撈,與塑膠污染的傷害。請加入我們,展開行動,守護北極與海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