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歷年低碳社區發展簡訊

低碳社區發展簡訊_第10506期

2016/7/5 0:0

1.否認氣候變遷 加州立法問罪
2.社區永續發展軌跡論壇 新北邀教授、專家演講
3.華盛頓要碳排大戶 年減碳1.7%
4.企業碳資源管理與國際接軌的最佳典範 紙業大老為氣候變遷解危
5.臺英攜手結盟促離岸風力發展
6.氣候變遷下 綠建築的新思考
7.聯合國警告:極端氣候 害農作物變毒!
8.巴黎氣候協定 法國批准
9.行政院將設能源及減碳辦公室,推動溫室氣體減量
10.支持再生能源 台積加倍認購2億度綠色電力
11.二氧化碳封存地層 抗氣候變遷新方法
12.當省長 高市議會節電減碳600噸
13.企業社會責任/東元種綠電 帶頭拚減碳
14.節能減碳 環署推畜牧排泄物生質發電
15.中美氣候領袖峰會 明年移師波士頓

 

 

 

 

 


 

1.否認氣候變遷 加州立法問罪

加州參議會的「氣候科學真相與責任」法案在委員會闖關成功,如今已提交參議會全會表決,規定可對否認氣候變化的人興師問罪,把誤導民眾和迴避氣候變化危險的企業、智庫和科學家告上法庭。

加州的這一法案開全國先河,允許州和地方檢察官以違反州「不公平競爭法」為名,控告質疑氣候變化的人。

加州參議會準則委員會表示,法案明確授權地區檢察官和州檢察長,對罔顧科學證據,直接或間接違反「不公平競爭法」的企業和組織提出控告。

儘管得到環保組織的支持,但批評者認為,法案實際上是箝制了氣候變化上的言論自由,保守派直指法案體現了民主黨在集權,憲法第一修正案已死。 今年3月,加州檢察長賀錦麗聯名其他17州的檢察長,對艾克森-美孚等質疑氣候變化的企業提出控告。

加州參議會表示,他們在氣候變化的原因上沒有分歧,有充分的科學證據顯示,人為的全球暖化正在發生,改變了全球的氣候模式,主要原因就是化石燃料的生產與排放。 支持者表示,這一法案與加州檢察長和其他州的聯名控告將有力地維護民眾利益,不但可對石油和煤炭公司進行調查,而且還可調查私人組織與學術部門的科學家,因為他們在發揮「否認氣候變化」的作用,而加州的法案將為起訴他們提供堅實的法律基礎。

資料來源:2016-06-04 環境資訊中心

 

2.社區永續發展軌跡論壇 新北邀教授、專家演講

新北市政府為打造一個安居、安全、安心的「韌性」城市,環保局2日於市府507會議室舉辦「分享/傾聽,社區永續發展軌跡」論壇,會中邀請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洪啟東教授、荒野保護協會賴榮孝理事長,針對如何打造新北新生活的韌性永續社區及生態社區等議題進行演講;並安排有里長等的經驗分享。

副市長陳伸賢表示,新北市近年來推動節能減碳政策有成,也成為國際肯定的低碳示範城市,不但是亞洲第1個取得全球最大抗氣候變遷組織「市長聯盟」徽章核定的城市,同年也獲得國際碳揭露組織CDP評選為2015年全球10大優質城市。同時在行政院環保署首度推動「低碳永續家園認證評等計畫」。

陳伸賢強調,新北市除了是第一個獲得縣市層級最高銀級認證的地方政府,同時共有134里、10區獲得認證,拿下全國第一的佳績,能有此佳績除了市府各局處、區、里相互合作外,也是每一位市民共同努力取而來的。

陳伸賢指出,近年受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都市空間普遍面臨嚴峻挑戰,為兼顧都市機能調整與發展,以往永續發展相關研討會或論壇,多是邀請國外專家學者,以「由上而下」的方式分享永續發展的看法成果,這次則特別採用「由下而上」如藤蔓般的綿延擴散型式,透過耕耘地方的里長及社區發展協會的經驗分享,讓永續社區、永續家園不只是口號或理論,而是能呈現地方環保種子一步一腳印豐碩果實的具象能量。

環保局表示,樹林區樹興里長詹美齡、五股區水碓里長邱江永、中正社區發展協會傅玲玉理事長、忠寮社區發展協會杜守正執行長等現場進行社區成果及經驗分享,讓參與的市民朋友及各里長們能從分享中獲取營造永續社區的寶貴經驗,共同打造新北市成為永續發展的「韌性」城市。

資料來源:2016/05/04 聯合報

 

3.華盛頓要碳排大戶 年減碳1.7%

美國華盛頓州主管機關1日揭示限制汙染大戶排放溫室氣體的最新計畫,這是華盛頓州州長英斯利力推碳排放總量管制的最新嘗試。

加州等地已對大型業者的碳排放進行總量管制,華盛頓州也想加入這個行列。新擬議的措施預料今年夏末定案,要求碳排大戶漸次減少排放量,每年平均減排約1.7%。

新規定涵蓋的行業眾多,包括電廠、煉油廠、加油站、紙漿和造紙廠。最先適用此法的是大約24家煉油廠、電廠和每年碳排達10萬公噸以上大戶。接下來數十年,隨標準趨嚴,可能有更多設施和工廠受限。

民主黨籍的英斯利形容氣候變遷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單項議題」,已獲全美廣泛關注,但迄今未贏得共和黨控制的華盛頓州州議會支持、通過重要減碳措施,包括向汙染者徵收碳稅的計畫。英斯利去年也曾用行政命令要求州政府依潔淨空氣法限制碳排。

英斯利1日在舊金山加入奧勒岡州、加州、加拿大卑詩省政要的行列,和西岸其他六大城市共同簽署一項氣候協議,表示將合作推廣零排碳汽車、減少大樓的能源用量,並採取其他措施。

但華盛頓州企業協會主席強森發表聲明指出,總量管制「增加雇主和家庭的成本,傳遞錯誤訊息給已經設址和打算遷址至華盛頓州的所有企業。」

根據華盛頓州的初步經濟分析,新法將使企業在未來20年多增加14億至28億美元的成本,但也預估同期會有14.5億美元的效益,例如環境和健康條件改善。

資料來源:2016-06-02 114:22 聯合晚報

4.企業碳資源管理與國際接軌的最佳典範 紙業大老為氣候變遷解危

在環保、低碳的世界潮流下,我國紙業龍頭-正隆(股)公司,早已默默地先於巴黎氣候高峰會為氣候變異嚴重問題作出積極回應,企業風貌呈現有別於一般傳產印象且天壤之別的發展:市場布局、放眼全球;營運規畫、綠色永續;企業文化則鼓勵員工及其家庭每一天都活出「創新環保綠生活」。

為了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正隆公司以能資源整合作為主要操作策略,具體作為,包括:1、投資先進大型紙機以提升生產效率、減少資源耗用。2、引進汽電共生設備,同時運用電力、蒸汽、以提升能源效率。3、生產用水循環使用、減少水資源耗用。4、運用區域優勢,引進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5、廢棄物資源化:如將製程廢棄物製作成RDF-5替代石化燃料;廢水處理後的沼氣再回收純化,投入熱回收鍋爐;灰渣、污泥經處理後,可再利用輔助燃料。6、回收生產殘熱,減少製程熱源浪費。

面對低碳未來,正隆態度堅定而積極,於2013年就通過SGS驗證,共取得29,891 tCO2e碳權,領先同業在減碳努力上跨出一大步,成為取得國際碳權確證之公司,更是我國企業碳資源管理與國際接軌的最佳範例。

造紙是能資源重度消耗的產業,因此提升能源效率,一向是紙業競爭的關鍵因素之一。為了提高能源效率與增加競爭力,正隆採行了善用汽電共生的策略。

1984年迄今,正隆(后里+大園廠)一共蓋了4座汽電共生廠,投資規模上百億台幣,其中,4年前在后里工紙廠增設10號機及第3套汽電共生設備,總投資額78億元,是近17年來台灣紙業最大造紙投資項目。近期往東南亞投資設立的造紙公司也計畫建置汽電共生,第一期投資額預估將達2億多美元。

目前,正隆跟台電買的電量很少,主要用電都來自自備汽電共生、發電以及其它再生能源。其中靠水來加熱所產出蒸汽以推動渦輪機產電的汽電,不僅夠正隆后里廠自給自足,多的還能賣給台電,有助能源成本競爭條件的強化;蒸汽則供給工廠製程用,用以提升營運效率。

以正隆后里廠為例,汽電每小時發電約76MWH;製程剩餘的電力可外售給台電。每年6月,在我國將進入電力短缺與實施夏季限電期,此汽電共生廠的平穩供電較之一般企業採取尖峰電價計費,占有先天上的成本優勢,其拉抬營收、挹注獲利的能量仍在持續擴張。

其次,再生能源的導入上,正隆的主要作法是根據各廠區地理特性,使用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加上使用廢棄的生質能來替代燃料,改變能源結構,以減少石化能源耗用與溫室氣體排放。

在追求綠色永續的全員努力下,正隆各廠並屢獲經濟部「節約能源績優」傑出獎勵,分別於2006年拿下「節約能源績優優良企業獎」最高榮譽,2010年榮獲經濟部「能資源標竿企業」殊榮,以及2013年后里廠再榮獲經濟部「節約能源績優傑出獎」等多次國家級肯定,對創造生產端、需求端與地球環境三贏的示範效果,恢宏大氣。

資料來源:2016-06-01 04:10 工商時報

 

5.臺英攜手結盟促離岸風力發展

為加速開發我國離岸風力資源,經濟部與英國在台辦事處共同主辦「第11屆臺英再生能源論壇」,邀請英國離岸風力領域具規劃及開發實務之專家,就英方離岸風力發展經驗進行專題演講與討論,並藉此創造臺英再生能源未來商機,由經濟部楊次長偉甫及英國在台辦事處胡代表克定蒞臨致詞,全場共吸引約200位產、官、學、研各界人士參加。

楊次長致詞表示,因應COP 21後續發展,我國將致力進行溫室氣體減量工作,並加速推動永續能源的發展,未來行政院將成立專責「能源與減碳辦公室」;於綠能政策部分,將積極擴大再生能源發展達114年占總發電量20%,並以太陽光電及離岸風力發電做為主力,其中離岸風電方面,採「先示範、次潛力、後區塊」之策略推動,政府也將協助進行如整場開發、政策環評、部分基礎建設、漁業補償協調等政策措施,並將整合國內離岸風力產業供應鏈,形成國家產業團隊,且於臺南沙崙綠能園區作為能源產業科技研發與示範應用之基地,期加速我國離岸風場開發,達成114年離岸風電累計裝置容量3,000 MW之推動目標。

英國在台辦事處胡代表致詞提及,英國目前離岸風電裝置容量達5 GW,為協助臺灣發展離岸風電,本次英國代表團計有14家離岸風電相關公司,逾20位專家來臺,涵蓋領域包含地質探勘、海事工程、金融保險、風險管控等,規模為歷屆最盛大。

工研院綠能所所長胡耀祖代表,與RES Offshore公司及英商勞氏檢驗公司簽署三方合作備忘錄,並由楊次長及胡代表在場見證,攜手促進臺英雙方實質交流合作;此外,我國國際海洋船舶技術顧問公司另與英商CWind公司成立CWind Taiwan籌備處,共同參與我國離岸風電市場的開發。

專題演講由我方代表介紹臺灣離岸風電政策推動與發展現況,續由英方就離岸風電之均衡發展、風險介紹及開發加速方案等內容提出專業經驗分享。分組論壇議題涵蓋「海事工程與運維」及「區塊開發政策交流」,皆為我國現階段急欲瞭解之實務操作面向,國內與會者對於英國實務經驗皆表示獲益良多。

資料來源:2016-06-01 經濟日報

 

6.氣候變遷下 綠建築的新思考

面對極端氣候,能兼顧節能及低污染的綠建築(Green Architecture)近年成了熱門話題。台灣公私建案都以獲頒「綠建築標章」視為友善環境的證明,其實,類似觀念在原住民部落早有先例:運用板岩和木材打造的石板屋,除了原料可100%回歸大地,還能在山區多變氣候中保持室內冬暖夏涼,這種古老智慧讓鑽研綠建築領域的法國建築師帕斯卡‧侯列(Pascal Rollet)也讚歎不已,並提出綠建築的選材唯有多方嘗試,才能面對接踵而來的氣候挑戰。

去年底落幕的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1)是最多國際領袖同台參與的一屆,195個締約國一致同意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攝氏兩度之內,乍看微不足道的數字,將連帶牽動極端氣候出現的頻率。做為COP21圓桌會議主辦人之一的侯列在接受《alive》專訪時點出人類面臨的難題:「目前人們最有感的可能是氣候異常,去年夏天,巴黎一個禮拜內從攝氏22度飆升至30度!原本四季正常輪替約需時3個月,未來卻可能短短一個月內就產生劇變。」

他認為,正視極端氣候的用意並非恫嚇大眾,反而能乘機了解綠建築因應氣候變遷的潛力,藉由創新工法維持居住環境的舒適,「我們想展示『做得到』的實例,以希望取代恐懼。」侯列把綠建築的重點放在:從建材發揮創意。而年輕時一次海外駐點的經驗,成為他職業生涯的重要啟蒙。「那次,我前往鄰近馬達加斯加的法屬領地馬約特(Mayotte),任務是興建醫院、學校等民生設施,島上的建材沒有太多選擇,最初我們想從河邊取沙做成水泥,討論後發現這對當地生態會造成衝擊。原來,泥沙負責過濾河水,若挖光了將威脅到仰賴清澈水源的生物,最終我們嘗試就地取材,開採村莊旁的土丘做土磚。這次經驗給我很大震撼,建築的思考格局應該要更寬廣,落實和環境共存的可能。」

相較大都市的水泥叢林,綠建築的構造有更多彈性選擇,比方傳統土造建築能經由新技術融入現代居家,侯列曾在建案裡以土牆包覆管線,隨季節更迭灌注冷熱水循環取代冷暖氣,土牆也能吸收室內濕氣,大大提升居住舒適性。

綠建築的自然風潮,還吹進今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台灣館,參展的國立交通大學跨領域設計科學研究中心利用永豐餘開發的nPulp技術,回收農業廢棄秸稈,製成地板及磚塊供台灣館搭建,重量與傳統建材相比輕盈且硬度夠,領團的教授曾成德認為:建築師的工作不只有做設計,還應該想出對土地友善的建造方法。

為了讓綠建築推廣不至於口號多過行動,侯列在法國里昂市周邊成立一座「大工作坊」(Les Grands Ateliers),邀請建築、工程甚至美術系學生參與,蓋出模型實驗不同建材的可能性,累積經驗之餘也和建築界及當地政府交換意見。雖然綠建築尚處於醞釀中的新趨勢,但誠如2016年普立茲克獎得主Alejandro Aravena所言:我們應該在資源越來越缺乏的當下尋找可行之道,而非單單抱怨我們少了什麼。

資料來源:2016-06-03 中央通訊社

 

7.聯合國警告:極端氣候 害農作物變毒!

亞洲最近有如掉進火爐,台北今天出現38.7度,創下百年高溫,在印度更測到51度史上破表高溫,不過美國和歐洲,則出現嚴重洪災,顯示全球正進入劇烈氣候變遷狀態,而在此時,聯合國報告提出警告,在極端天氣下,農作物會累積致癌的化學毒素,而極端氣候造成糧食歉收,更直接威脅人類生存。

印度有多熱,看看這個畫面就知道,柏油路竟然熱到融化,把鞋子緊緊黏在地面,北印度城市帕洛迪,19號還創下攝氏51度,當地史上最高溫紀錄,僅管熱浪襲擊,民眾還是得工作和烈日拚搏。

印度民眾,在這裡的環境下很難工作,汗流滿身讓人頭暈目眩。亞洲熱到爆,德國南部則發生洪災,整個小鎮遭大水蹂躪體無完膚,幾十輛泡水車被壓爛,成為一堆廢鐵,同樣情況也發生在美國德州。美國德州警察尼納斯特:「景象真的很嚇人。」

德州西南部好幾個郡都像這樣,汪洋一片,民眾被迫撤離家園,全球暖化持續造成極端氣候,但大自然反噬的可怕還不只於此。溫度升上升造成植物生長,逐漸減緩然後停止,不再有效率地吸收二氧化碳,反而排出二氧化碳,這些增加的二氧化硸,也促成全球暖化失控。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最新報告,正常情況下農作物,會把大自然或肥料裡的硝酸鹽,轉化為提供營養的氨基酸及蛋白質,不過持續乾旱環境下,這個轉化程序將減慢甚至停止,而作物裡過量的硝酸鹽進入人體後,經過一連串的轉化,可能會致癌以及基因突變,而可能累積大量硝酸鹽農作物,包括玉米、小麥、大麥等,同樣的如果雨水過多,會造成農作物,累積氰化氫或感染黃麴霉,而這些食物上的毒素,將造成人類肝臟受損,癌症以及失明。

馬里蘭大學地科教授默莉布朗:「氣候變遷對於食物安全,有兩大影響,首先是氣候對於,全球食物生產直接造成影響,由於食物短缺,造成糧價上揚,其次是對全球食物系統造成影響。

除了造成食物合成毒素,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報告指出,到了2050年因為全球氣候變暖,農作物歉收貧窮國家更難獲得充足食物,估計可能會導致超過52萬9千人死亡,暖化危機迫在眉睫,減少排碳搶救地球,刻不容緩。

資料來源:2016-06-01 東森新聞

 

8.巴黎氣候協定 法國批准

法國總統歐蘭德15日完成法國批准巴黎氣候協定的程序,使法國成為全球第一個批准此協定的工業化國家。

歐蘭德在法國總統府舉行的儀式中說:「簽署(氣候協定)很好,批准更好。」參與批准儀式的還有法國環境部長賀雅及外長埃羅。歐蘭德指出,巴黎氣候協定只有在至少55個排放了全球55%溫室氣體的國家批准後才會生效,他呼籲歐洲其他國家跟隨法國的腳步,在今年底前批准此協定。

全球195個國家在去年12月舉行的聯合國氣候會議中,通過遏阻全球暖化的巴黎氣候協定,今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171國在聯合國總部簽署了這項協議,但若要生效實施,還需各國批准。

目前僅有17國批准此協定,多為深受海平面上升影響的小型島國,包括巴貝多、貝里斯、斐濟、帛琉等。

法國批准巴黎協定的程序從國會下議院5月17日投票通過法案、授權政府批准巴黎協定開始,其後參議院也在6月8日投票通過。

溫室氣體的兩大排放國中國大陸及美國,都曾表示將在今年底之前批准此協定。美國國務卿柯瑞15日在挪威奧斯陸舉行的一項記者會中說,美國今年很快就會批准,他「親眼目睹氣候變遷對北極造成的衝擊」。

另外,挪威國會已在14日批准此協定,預料該國也即將完成批准程序。

資料來源:2016-06-16 聯合報

9.行政院將設能源及減碳辦公室,推動溫室氣體減量

行政院長林全表示,為落實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的目標,行政院即將成立的「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將統籌整合跨部會協調與合作,由中央與地方共同落實執行低碳綠能工作。該辦公室已召開多次籌備工作會議,未來若有適當辦公處所將立刻掛牌運作。

林揆表示,台灣必須嚴肅面對全球暖化所引起的氣候變遷課題,從全球國家一致共識須努力節能減碳的「巴黎協定」來看,低碳綠能是防治暖化唯一的出路,台灣不會在防治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議題上缺席。

為落實相關政策,林揆表示,請各部會擬定政策時,應將影響氣候變遷的因素列入政策考量,並制定行動綱領和計畫,設定適當KPI進行進度管控和效益查核,中央和地方政府均應有適當的溫室氣體減量管理規範。

環保署指出,為達成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降為2005年50%以下的目標,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將統籌整合跨部會協調與合作,滾動檢討執行成效,並建立中央部會與地方政府夥伴關係,共同落實執行低碳綠能工作。

資料來源:2016-06-17 中國時報

10.支持再生能源 台積加倍認購2億度綠色電力

台積電(2330)今日宣布,繼去年主動認購1億度綠色電力之後,今年將再度認購2億度綠色電力,以持續響應台灣發展再生能源並推動低碳的友善環境。此2億度綠色電力將佔經濟部能源局今年全體綠色電力認購釋出量的20%,由於綠色電力在電力生產過程中幾乎不產生碳排放,這兩億度綠色電力可以減少碳排放量超過1億公斤,約當1,000萬棵樹1年的碳吸收量。

台積電指出,公司一向追求環境永續經營,在綠建築、綠色廠房、綠色製造與綠色供應鏈各個面向不斷提升綠色實力;台積電也將持續推動節能減碳,遵循國內外環境保護法規與標準,以開創產業與環境的共生共榮。

台積電發言人何麗梅表示:「溫室效應所造成的氣候變遷衝擊全球生態環境以及人類的生活、健康與經濟,是產業當前最重要的課題之一。為了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我們希望為發展再生能源及關懷地球多盡一份心力與貢獻。台積電致力於追求能源的最佳使用效率,同時也採取環境友善行動,今年再度認購綠色電力,展現我們響應全球減碳以減緩溫室效應的具體行動。」

資料來源:2016-06-15 蘋果日報


 

11.二氧化碳封存地層 抗氣候變遷新方法

科學家首度成功將二氧化碳注入玄武岩質層,使其在岩石中固化,成為以地質封存解決氣候變遷問題的新方法。法新社報導,科學家能夠將二氧化碳注入地層,將二氧化碳轉換成固體封存,時程數個月,較先前預測的需耗時數百年,甚至數千年快上許多。9日刊登在期刊「科學」的這份研究報告,為2012年在冰島海勒西迪(Hellisheidi)地熱發電廠推出的「碳固定」(Carbfix)試驗性計畫的一部分。科學家和工程師進行實驗,將二氧化碳和其他氣體與水結合後,再注入地層。他們想找出可以安全封存二氧化碳方法,防止二氧化碳進入大氣層,造成全球暖化。 全球最大地熱發電廠海勒西迪發電廠,利用火山岩漿製造的熱水推動渦輪來發電。這個過程每年會產生4萬公噸二氧化碳,僅為類似規模的火力發電廠碳排放量的5%。海勒西迪發電廠下的玄武岩層為最佳選擇,不到兩年的時間,注入其中的二氧化碳就有95%固化。 哥倫比亞大學地球觀測站水文學家史杜特(MartinStute)說:「這代表我們可以注入大量二氧化碳,用非常短的時間,以非常安全的方式封存起來。」史杜特也是這份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 根據這份報告的研究人員,玄武岩占全球海床的一大部分,僅占大陸岩石10%左右。

資料來源:2016-06-10 中央通訊社


 

12.當省長 高市議會節電減碳600噸

高雄市議議長康裕成今天指出,1年半以來議會節約用電,節省電費近新台幣400萬元,減碳量約626公噸,允諾再接再厲,節約能源。

近來公民團體一再批評高雄市議會浪費民脂民膏,人事支出還有公務支出高於新北市等,促市議會還要再撙節開支。

康裕成說上任後推行節電計畫,議會1年半以來,大約節省電費近400萬元,減碳量約626公噸。她表示,議會減碳量有如減掉1615座高雄國際標準游泳池排碳量,並等同為高雄種了6萬2600棵樹的吸碳效果。

副議長蔡昌達、市議員黃石龍也分享他們的減碳心得,蔡昌達說他脫掉西裝、理短頭髮解熱省電;黃石龍則笑稱議會調高空調溫度,讓市長陳菊在議事廳熱得直搧風。

高市議會分享省電妙招,包括飲水機加裝計時器於下班或晚間不用水時間自動斷電,還有更換節能燈具、調降空調溫度、汰換空調主機及附屬設備等。康裕成允諾再研議省電措施,例如將議會用電尖峰和全台用電尖峰錯開,避免發生全台用電吃緊的危機。

資料來源:2016-06-23 中央通訊社


 

13.企業社會責任/東元種綠電 帶頭拚減碳

東元集團日前向台電認購100萬度綠色電力,董事長邱純枝表示,節能減碳是企業永續經營的關鍵,以實際行動力挺政府各項節能政策。100萬度綠電可減少碳排放量5萬公斤,相當於種植5萬棵樹。

「東元身為全球前三大工業馬達品牌廠商,更有責任透過技術優勢,提供領先業界的高效節能產品、改善空汙的電動車與潔淨風能發電,期望達到經濟效益的同時,打造節能減排的綠能環境。」邱純枝說。

此外,東元綠能產品研發全面落實綠色產品生命周期,從設計、製造、運輸至銷售使用,均採3R綠色節能原則 (Reduce減少能資源使用、Reuse再使用、Recycle回收再生)。

從源頭開發到報廢回收綠色生命周期整體性考量,並已達顯著節能成效。東元IE2至IE4節能馬達每年節省4.85億度電,1級、2級節能家用空調每年則節省842萬度電,且產品可回收率高達90%以上,充分彰顯追求綠色永續的企圖心。

邱純枝指出,近年全力發展綠能科技,積極調整產品線,以高效節能與潔淨能源兩大領域為主軸,展現旺盛的研發能量,擁有超越國際標準的高效率馬達,車電與風電更作為今後營運的雙引擎。

東元已有整車技術與動力套件的研發優勢,與菲律賓車廠Ropali合資成立ROTECO,積極挺進電動車零組件供應鏈,搶攻東協電動車市場的龐大商機。

東元在風電領域挾國內唯一具有風機整機實力的優勢,去年與中鋼連袂成立新能風電公司,以開發自有品牌國產化離岸風機為首要任務,提升台灣能源自主性。

資料來源:2016-06-16 經濟日報


 

14.節能減碳 環署推畜牧排泄物生質發電

政府推動節能減碳,環保署今天(16日)在行政院會表示,面對氣候變遷,為了達成2025年再生能源占發電量20%,以及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降至2005年排放量50%以下的目標,環保署推動跨部會低碳綠能行動,環保署長李應元舉例,將推動畜牧業排泄物轉化成生質能源,應可提供3%電力。

環保署長李應元16日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表示,氣候暖化已經開始影響民眾生活,為了達成2025年再生能源占發電量20%,以及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降至2005年排放量50%以下的目標,環保署每5年分階段訂定管制目標。

李應元表示,7月將召開邀集相關學者專家制定相關準則,報行政院核定。李應元說:『(原音)「溫管法」在去年7月1日通過,馬上就會一週年,我們7月邀集相關部會、學者專家、民間諮詢委員,召開依據「溫管法」第11條制定因應的相關準則,報院核定之後就會落實到減量目標,各種具體作為。』

環保署報告指出,跨部會落實低碳綠能行動包含製造、住商、運輸和農業部門,李應元舉例,將推展畜牧業排泄物轉化為生質能源,預期可以提供3%發電量。李應元說:『(原音)我們希望畜牧業轉換一個方向,把他變成生質能源,我們在方法上會和農委會、能源局一起來做,這個再少也有3%的發電量,全國600萬頭豬的排泄物,一方面生質能源,一部份在尖峰時刻承載也不無小補,1%也補很多,緊急狀況下。』

李應元表示,福島核災之後,德國總理梅克爾展現態度要達到非核家園,獲得民眾信賴,現在德國再生能源占比很高,台灣設定2025年達到20%再生能源發電,「已經很謙卑」。他表示,像德國這樣的工業國家都展現決心發展再生能源,如果全民可以貫徹意志力,缺電不是問題,節電從個人做起,「態度要先改變」。

李應元也表示,關於是否開徵能源稅的問題非常敏感,如果大家都可以做到節能減碳,現階段就不須討論這個議題。

資料來源:2016-06-16 中央廣播電台


 

15.中美氣候領袖峰會 明年移師波士頓

美國國務卿柯瑞7日在北京現正舉辦的第二屆中美氣候領袖峰會中宣布,明年峰會將在波士頓舉行。波士頓市政府預期2017年的波士頓中美氣候領袖峰會,將是2000多人參加的盛會。

柯瑞表示,波士頓是濱海城市,非常清楚海洋水位上升和極端天氣帶來的威脅,已經在減碳節能方面採取許多積進措施。

去年,首屆中美氣候領袖峰會在洛杉磯舉行。今年參與北京峰會的有來自20個美國都市,和40個中國都會區的城市領袖和代表。在峰會中商討如何增進有關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地方性的合作。波士頓市長偉殊受邀在峰會中演講,介紹波城在此議題上的策略與做法。

波士頓市府7日在發出的新聞稿中指出,波士頓過去兩年中,公布「綠化創新行動計畫」(Greenovate Climate Action),為波城訂下2020年減少廢氣排放25%、2050年減少80%的目標和政策;波士頓也在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研討會中獲頒社區參與獎。

去年,波士頓也簽署「市長契約」(Compact of Mayors),與500個城市市長承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積極因應氣候變化。

資料來源:2016-06-09 世界日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