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國內外低碳新聞

注意到了嗎?極端氣候引爆連環餐桌危機

2017/7/31 0:0

新聞刊登時間︰2017/07/24 15:48

轉載自聯合報系-願景工程

 

食材變貴 貧窮加劇 氣候變遷已提高餐桌成本

儘管國際油價處於低檔已三、四年,但這幾年我們都明顯感覺荷包變薄了。走進麵包店,門口貼著漲價公告,就算沒漲,掂在手心也發現縮水了,到早餐店,不論是點肉排蛋還是照燒雞腿排都變貴了;進口奶粉更漲個沒完,讓家有嬰幼兒的家長眉頭深鎖。

為什麼食材這幾年身價愈來愈高貴?背後有一雙看不見的手—極端氣候。屢刷新紀錄的熱浪與乾旱,造成大部分黃小玉(黃豆、小麥、玉米)產區產量減少,帶動長期漲勢,全球陷入糧食危機,更連鎖推升食材成本,油價早已跟物價脫勾,也讓仰賴進口的台灣吃足苦頭。

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對很多台灣人來說,過去只是抽象名詞,但台灣經歷了這幾年的大寒、大酷、旱澇交替,氣候變遷早已在餐桌具象化。不論科技如何發達,農業永遠是極端氣候下最直接的受害者,光去年迄今,從蔬果到禽畜水產養殖類,你我日夜仰息的餐桌都因氣候變遷而改變了風貌。

大寒大暑 旱澇交替 美2015年已列為國安風險

台灣只不過是全球氣候變遷下的縮影,極端氣候影響的不只水利管理、風暴防範、疫病增加和糧食供給,甚至危及國家安全。美國國防部在二○一五年已將水災、乾旱與高溫列為與氣候相關的國安風險。

當極端氣候衝擊農業成常態,不光是餐桌上少了幾道菜餚,更加劇貧窮與健康威脅。亞洲開發銀行甫發表的報告指出,亞洲將是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的重災區,包括本世紀結束前,東南亞部分國家的稻米產量將減少百分之五十,亞銀預警,若亞洲沿襲目前應對氣候變遷的方式不改變,將導致巨大經濟損失,毀滅數十年來經濟發展許多成果,包括掃除貧窮。

天候異常更造成動植物變異,根據聯合國環境規畫署去年中報告,農作物為了對抗極端氣候,產生更多化學物質保護自己,熱帶和亞熱帶發展中國家的農夫,正面臨大規模農作物有害毒素累積的問題。二○一三年肯亞基利菲有兩名孩童因為吃了氣候異常致累積過多氫化氧的木薯而死亡的案例,報告也指出,氣溫上升兩度就會增加黃麴毒素影響農作物的風險。

美國「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今年初研究也發現,海洋暖化可能導致愈來愈多貝類感染致命毒素,人類若吃下肚,嚴重者可能致死。

專家更警告,極端氣候將帶來更頻繁、嚴重的糧荒,一場因氣候變遷引發的糧食戰爭、餐桌危機已是現在進行式。

面對正在你我餐桌上演的氣候變遷,我們該怎麼做?別人又如何因應?如何讓農業面對氣候變遷更具調適力?聯合報願景工作室今起一連四天,推出「餐桌上的氣候變遷」專題,深入探訪台灣許多已自發性展開對抗氣候變遷的人與地,更將視角拉到鄰近的南韓與遠在南美洲的秘魯,看看他們如何從科技與傳統中尋找面對未來的知識,也試圖找出台灣農業對抗氣候變遷的解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