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國內外低碳新聞

首個吸碳工廠瑞士開幕 日吸 3 噸溫室氣體

2017/6/30 0:0

新聞刊登時間︰2017/06/01 18:21

轉載自立場新聞

正當各國仍苦惱如何減少大氣中的溫室氣體。瑞士公司 Climeworks 認為起工廠吸碳賣給農業公司是其中一個可行方法,並於昨日在蘇黎世啟用全球首個商用吸碳工廠。

該工廠原訂於去年10月啟用,但最終延至昨日(31.5)才正式啟用,工廠的18個收集器會從環境中抽取二氧化碳(CO2),然後將之售予農業公司加快溫室蔬果如生菜、番茄、青瓜等的生長。

技術運作原理

現時抽取 CO2 的技術已應用在太空艙、潛艇等的封閉空間。而Climeworks 利用類似的直接採集技術 (direct air capture) ,將環境空氣吸入經胺 (amine) 處理過的纖維狀海綿狀過濾材料,這些胺結合CO2令濾片飽和,然後以鄰近市政垃圾焚化爐釋出的熱力加熱濾片,排出高純度CO2到一個佔地4公頃的溫室。

一直以來,碳收集及封存 (CCS) 技術最大障礙是成本問題,美國物理學會就曾估計大規模地收集CO2成本為每噸600美元,而 Climeworks 的營運總監Dominique Kronenberg有信心在工廠營初期達到這個價格水平,並在營運一段時間後將成本進一步降低。

這個價錢雖然仍比從工廠及電廠收集廢氣中的CO2高昂,該些廢氣的碳濃度較環境空氣高300倍,而且正在某些試點中進行測試。不過Kronenberg指,Climeworks吸碳工廠的優勢是不用依賴其他工廠,可在任何需要的地方興建。

另外,工廠從空氣中吸碳與發電廠同步吸碳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為負排放,後者只為零排放。如今氣候變化嚴重,很多研究已指碳減排措施來得太遲,必須有更多負排放工程,才能確保全球溫升限制於2°C以下。

Climeworks的吸碳工廠現時受瑞士聯邦能源部資助 3 年,此後希望能達至收支平衡,自付盈虧。 Climeworks預計工廠每日最多可吸3噸CO2,並在未來加建設施,提高吸碳規模;如果技術更為成熟,有機會在2025年有更多同型工廠吸CO2量佔每年排放的1%。不過,每年人類新排放的CO2達400億噸,而需要吸1% CO2就必須建至少25萬座工廠。

麻省理工學院能源研究計劃高級工程師 Howard Herzog去年已批評,Climeworks 提出的只是虛假希望。他認為,如果我們不願意轉用再生能源等替代能源,為何能樂觀地期望下一代會採用明顯較貴的吸碳技術對抗氣候問題。哈佛大學的David Keith也質疑,沒有規管碳排放,再多的吸碳技術也毫無意義。

TOP